寻味砀山吃不够的美味儿,烙馍
北京中科医院 http://m.39.net/pf/bdfyy/xwdt/ 每每提起家乡,总有那么一抹味道萦绕唇齿间,这并非人们口中常常戏言的“吃货本色”,而是时光将家乡味道烙在了我们的味蕾上,随生而生,永不磨灭… 「砀山烙馍 Title 」寻味砀山·烙馍篇 在砀山黄河故道沿岸众多的面食中,烙馍是一种极平常却风味独特的大众美食,它既不同于北方的烙饼,也不同于山东的煎饼。烙馍是用只有这片地域才有的一种特殊做饭工具,三腿鏊子烙烫而成的大众食品。 相传历史 作为皖北特有的面食之一,烙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相传刘邦率兵在苏、皖北部一带与项羽作战,为了能让行军途中的将士吃上应时饭,聪明的伙夫就地取材,发明了这种既简捷快速又方便实惠的面食烙馍。吃时,将土们随手卷进大葱、辣椒丝、咸菜或蘸着这里特有的蒸辣椒糊子,吃起来既省事、省时又耐饥饿,还不耽误行军打仗,真是妙不可言。之后,烙便迅速传播到当地百姓之中,成了这里受欢迎的传统食品。 正宗做法 烙馍的做法既复杂又简单,所用的工具较为稀罕。 鏊子,你见过吗 鏊子是什么呀,没见过 ▲三腿铁鏊子 除这里特有的三腿鏊子外,还要有木制长条翻烙馍的薄片,这里叫“翻劈子”。 加工时,烙馍人(一般大都是手巧的妇女)拽出一块适中的面团,面团要“和”得软以便于摊擀,在案板上两手互相配合揉搓成圆形馍坯,再用这里特有的两头尖中间粗的“擀轴子”摊擀,烙馍时面团在板上翻飞跳跃,推擀翻卷,那擀轴子和案板碰撞的声音有着明快的节奏,乐感很强,给旁听的人们以美的享受。 烙馍擀好后,那边用三块半截砖支起鏊子,火烧的正旺,即把擀得像一片偌大荷叶状的烙馍放到热腾腾的鏊子上,翻烙馍人则用“翻劈子”快速上下翻动,转瞬间一张烙馍就做好了。这娴熟的功夫让外地人看得眼花缭乱。 美味吃法 烙馍的吃法可谓是花样多多。 01 乡下人的寻常饭也经常有做烙馍的,再佐配以独具黄河故道特色的胡辣汤,最经典的吃法则是羊肉汤配烙馍,真可算是一顿地方风味美食。 02 作为一种面食,皖北人以特有的灵气和丰富的想象,把烙馍的吃法花样翻新,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泡在汤水里当做面条,还可以卷油条、卷馓子、卷大葱、卷肉丝、卷鸡蛋、卷青菜、卷辣酱、卷芝麻盐、卷臭豆腐等等,简直是无可不卷,大凡炒菜也都可以卷着吃。 03 还有就是在两个烙馍之间放上油、盐、葱花、鸡蛋或青菜,重新在鏊子上翻炕折叠成条状,这里百姓叫做“油插烙馍”或“插菜盒子,吃起来既筋道又有韧性,符合咱砀山人吃苦耐劳、有情有义的品性。 烙馍情怀 烙馍吃起来筋道且富有韧性,某种意义上说,也象征了黄河故道人不怕吃苦、勇于面对自然灾害的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 如今,受市场经济影响,人们把烙馍这套做饭的工艺变成了谋生的手段,在街边选一片空地,围着一张案板,支起一盘三腿整子,擀的擀,翻的翻,转瞬间一张又薄又圆的烙馍便做好了。随着烧烤食品兴起,烙馍还成了烧烤摊上一道必不可少的配食。酒至半酣,要几张烙馍,卷上几串羊肉串,大吃海嚼,那才称得上酒足饭饱! 在黄河故道边 一农家小院 一家人围在案板旁 擀着烙馍 翻着烙馍 吃着烙馍 有说有笑 其乐融融 …… 来源:砀山县融媒体中心 砀山县融媒体中心投稿邮箱: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yl/6527.html
- 上一篇文章: 李可老先生癌症治验三则
- 下一篇文章: 医护风采我院检验部勇夺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