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渠敬光

图:来自网络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恍惚之间人已到了中年。也许是年龄的原因吧!到了这个岁数总是感叹岁月的流逝、人生的短暂!常常会怀念过去、回想以前的点点滴滴,但是最让我不能忘怀的却是我童年记忆里母亲的那架棉车子(以前纺线用的纺车。)

提起棉车子,一般七零后都应该还清楚记得,那个时候它是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纺线工具,它完全是由木头和绳条绑扎而成。它的右手边是一个棉车轮(听老年人讲那叫棉扑棱子,直径大约有八九十公分,摇转起来像一个车轮一样),左手边固定有一根锭子(两头尖中间稍粗的圆棍,长度大约在二十五公分左右,就是用它纺线并缠绕在其上面),锭子与棉车轮之间用一根棉弦盘绕上,这样右手摇

转棉车轮从而棉弦传动锭子旋转,左手就可以纺棉了。

要说把棉花纺成线中间还得几个工序,先是把棉花用袋子装好拿到外村(因为那时候弹棉加工点很少,要跑到七八里路甚至更远的村庄上去加工)加工成棉绒子。

回到家纺棉之前先得搓棉卜几,就是先揪出一把棉绒子放在案板上把它摊开铺平,然后再用秫桔莛子(高粱截去头下面那一节)把它搓成一个小棉棍,再把莛子从中抽出,这样就成了一个棉卜几了(长约二十五公分,直径大约二点五到三公分左右的中间空的棉条)。就这样每次搓它个一二十条棉卜几,然后就可以开始纺线了。

说起纺线那可也分个三六九等,手巧心细的人纺出的线又细又勻,否则干活粗鲁性格急躁的就纺的粗的粗细的细,这个不说还经常会断线,就是再接上,那个结点上也会留下一个小疙瘩。以至最后织成了布差别也就很大,粗细均匀的线织成了布即平整又光滑,反之的就粗糙不平很不雅观了。

自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感觉就是在棉车子旁边摸爬玩耍长大的。经常是在嗡嗡嗡的纺棉声中玩耍,困了就在嗡嗡嗡的纺棉声中睡着……

那个时候白天是跟着奶奶在家纺棉(奶奶年纪大了纺着棉且照看着家里,母亲白天是要到田地里和生产队的劳力们一起干活挣公分)。

到了晚上的时候才有机会跟着母亲在昏黄的煤油灯(有时候也点柴油,那时候煤油灯比柴油灯亮一点且不冒黑烟,有时煤油买不到就点柴油,点柴油的时候如果纺棉时间长,到了第二天早晨鼻孔里面就熏得都是烟灰)下纺棉,坐在棉车旁,伴着嗡嗡嗡的纺棉声,听着母亲讲着似懂非懂且又遥远的故事,有时候母亲为哄我开心还经常哼唱童谣给我听:小巴狗上南山,擗荊条编篰篮……。小麻嘎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当时感觉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是浑身倍感温暖!

我坐在母亲旁边听着母亲的童谣,看着母亲在不停地摇呀纺呀……母亲手中的棉卜几就慢慢地变小变短……纺线就源源不断地从棉卜几里面被抽出拉长再缠绕在锭子上。当时感觉挺神奇的!怎么棉卜几里面全是线呢?

有时玩着玩着不知不觉就在棉车旁睡着了,等我醒来的时候就发觉母亲已经把我放到被窝里了,可是昏黄的灯光依然在亮着,嗡嗡嗡的纺棉声依然在耳边回响……我有时就从被窝里探出头,看到被灯光投射在墙壁上母亲的影子,依然在不停地摇着、纺着……经常母亲什么时候睡觉我是不知道的,大概离天亮都不远了吧!

到后来我开始上学了,那时候奶奶眼睛已经看不清楚了,也就不能再纺棉了!一大家子的穿衣吃饭问题全部落到我母亲一个人身上了,白天除了在田地里干活以外,晚上还要更加地熬夜纺棉了!

依然是那昏黄温暖的煤油灯光、熟悉的童谣、嗡嗡作响的纺棉声……不同的是我那时候能够趴在棉车旁写作业了,有时看着被转动的纺车影响得呼闪呼闪的灯光,我就给母亲讲述着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趣事,有时就把学过的课文朗诵给母亲听,感觉母亲都是听的津津有味,每每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再大一点我离开了母亲身边,离开了熟悉的棉车子,离开了昏暗却倍感温暖的煤油灯光,离开了催眠曲一般的嗡嗡声……

儿子慢慢长大,母亲却慢慢地衰老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用再纺棉织布了,棉车子也早被人们所淘汰了,可是母亲却还是一直不知劳累地忙碌着。有时我就耐心地劝母亲:您老年纪大了该歇一歇了,不用再这样劳累了,身体会吃不消的!母亲总是说,作为一个庄稼人咋能闲得住呢?干着活啥事没有,身体不还挺好吗?不干活说不定毛病就来了呢。

有时偶尔跟母亲再次提起棉车子的事,母亲就像如数家珍一般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好像就跟发生在昨天一样,仍然记忆犹新。

有时想着,一辈子奔波劳碌只为子女着想却从来不为自己考虑的老母亲,脸庞已经布满了皱纹,身躯也不在挺直,满头的青丝也慢慢变成了白发,还有那双永不歇息结满老茧的双手,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

现在作为儿子的我虽然漂泊在外,脑海里却始终不能忘却老母亲当年坐在煤油灯下纺棉的情形,还有那萦绕耳际催眠曲一般的嗡嗡声……

魂牵梦绕难入眠,

纺车伴我度童年。

嗡嗡恰如催眠曲,

温馨画面似昨天!

慈母含辛勤持家,

传统美德邻里赞。

步履蹒跚身已老,

儿行千里母心担。

哺育之恩永不忘,

丝丝教诲入心田。

今生儿无别所求,

但保母亲体康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zz/1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