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文联《枣花》官方微刊

第42期(总第93期)

                                                                                  

作者简介:高俊丽,医院护士,以文字累积生命情怀。        

      

庄严宣誓

      

        编者按:一位白衣战士的“战地日记”,真实记录下了在一线、在基层抗击新冠肺炎的点点滴滴。面对困难,他(她)们互相鼓励,勇敢担当,彼此关怀,谨慎操作,乐观积极,为一方百姓创造出了一个安全有效、温暖有爱的医疗环境,在此,向他(她)们致敬!

    

二月十日晴

晚上十点多,手机铃声骤响,在寂静的夜晚,像冲锋的号角,我一看就明白出发的时刻到了。是的,就听李院长简洁明了的话:“高俊丽,收拾好行李,明天上午九点支援到七方卫生院。”我沉着镇定的回答了一个字:“好!”从报名参加医疗救治队那一刻起,我就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现在,抗疫之战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无数医护同行在前方浴血奋战,我作为一名护士,一名党员,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公和孩子听说我出发的消息后,也表现得非常镇定,老公让我对家中一切放心,高三的孩子向我保证他会好好在家学习,嘱咐我在工作中注意防护。二月十一日多云(后排左一为李院长)

一大早起床,备好行李箱,我和孩子用力拥抱了一下,老公拿着我的行李送我下楼。九点钟,我和一起出发的同事赵磊,在医院李院长和孙院长的陪同下,在鲜艳的党旗下再次庄严宣誓。随后奔赴一线。

七方卫生院的李院长站在门口迎接我们,他的头上戴着一只鞋套,两头尖尖翘起,像兔子的耳朵,我想笑又想哭,李院长的这个造型充分说明现在的防护物资是多么的缺乏。

一起前来支援七方卫生院的南城卫生院和蔡阳卫生院医护人员几乎与我们同时到达,七方镇政府把我们安排在七方宾馆住宿。

中午医院新开展的第二食堂吃午饭,下午两点,院长和几位护士长对我们外援人员的工作进行了安排,我被派往六楼疑似病区,院长和护士长们反复对我们强调,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做好院感工作。

在护士长的指导下,我们在四楼新病区重新开展了防感染培训,大家都在耐心细心地领会。

六楼的护士长吴天珍考虑到我的年龄和以往的工作经历,给我安排了长白班,我内心非常感激,心想着一定要虚心学习,把我份内分外的工作做好,尽量为她们减轻一点负担。护士长告诉我,自从医院,她们就再也没有休息过,没有回过家,医院,条件非常艰苦,但工作必须要做。我心中油然升起对她们的敬意。

二月十二多云

一大早,听到一个令人难过的消息,昨天和我们一起来支援的某卫生院的一名护士,她的老公是作为一名疑似医院的,为慎重起见,医院给她做了一个CT排查,身体毫无感觉毫无症状的她,双肺感染,出现毛玻璃样病变。结果和她的老公一起住进了疑似病房。新冠肺炎,它是多么阴险啊。

被分到四楼新病区的同事赵磊告诉我,昨天夜里两个小时之内,新开辟的四楼新病区病患达到满员,值班的医生护士忙了一夜,累的筋疲力尽。我心里很疼。

医院为我们每一位外援人员做了cT排查,所幸,我们目前都是正常的。

然而很快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医院的一位女医生疑似感染。这段时间和她同住一室的另一位女医生很紧张,整个病区的医护都有些不安。而我,昨天和那名护士一起吃过饭,也和这名医生接触过。我为她们感到沉重和难过,而我自己是很平静的,正如吴护士长所说“我们不知道会遇见什么,在疫情已存在尚未宣布之前,我们一直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病人,没有特别防护,疫情发展到现在,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做好防护,即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我们现在无法以亲密接触者身份去做隔离,只要我们身体还健康,我们就必须要工作。”

今天初见赵主任,他斩钉截铁的说“一定要重视院感,一定要做好防护,医务人员如果自己都防护不好,怎么去救治病人,该用的防护物资一定要用,不够我们一起想办法。”他边说边拿起喷壶配制84消毒液喷洒地面。

晚上回到宾馆,与我同住一个房间的南城卫生院护士丹丹忧伤的说“姐,我今天哭了,那个护士和他老公就住在四楼,今天上午我给他们打的针,她哭了,我安慰鼓励她,但出了病房我就哭了,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她的话让我内心感到沉重。我竭力微笑着平静的说:“既然如此,不如就坦然些,做好防护,其它的听天由命,我们必须完成我们的工作,武汉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比我们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和感染风险,她们不怕,我们更没有理由害怕。”

二月十三多云

经过昨天一天上班,我对病区工作程序有了直接了解。下病区和上夜班的护士真是太辛苦了。穿整套防护武装进入需要时间,从病区出来脱下整套防护武装更需要时间,一层层的剥离,每次操作都要达到院感的技术要求,每一次操作前都要用消毒液洗手,从缓冲区到办公区,医护人员要洗10次手,需用25分钟以上的时间,医院培训的时候护士长就强调过,这个过程如果达不到25分钟,说明你的操作是不符合规范的。上午一名白班护士进入病区,要完成病人输液、发药等工作,我们这个病区收治了15个***人,已达到满员。若在平常,15个病人一会儿就收拾完了,但是现在,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双层手套,整个人笨拙的像个太空人,护目镜一会儿就起雾,眼前一片模糊(后来护士长用一次性杯子从食堂找来一杯洗洁精,每次使用护目镜之前,用棉签涂在镜片上,然后再用纸巾擦干,可以有效地防止起雾,此项发明被护士长作为重点项目在全院推广)。

(护士出病区后脱防护服)

病区和办公区之间的直接通道被严格封闭起来,所有的缝隙被打上胶。只留下一扇小小的玻璃窗,病区护士在给病人测量完体温之后,或是病人有其他一些特殊要求,就写在纸上贴上玻璃上,由办公区的工作人员抄写。由于厚厚的防护服严重影响听力,有些工作我们就用对讲机沟通,病人摁下呼叫铃声,他们听不见,就由我们外面的人,用对讲机告诉她。

我的工作是每天早上去配药,然后放在治疗车上送到缓冲区,交给病区的护士,然后取出浸泡在84消毒液中的护目镜、止血带、胶鞋。用流水冲干净之后放在指定位置,清理医疗垃圾,配制84消毒液喷洒地面,擦洗工作台和门把手,给病区的护士递送药品等物质,有一次从缓冲区到办公区,我没有用消毒液洗手,赵主任严格的向我强调:“从缓冲区出来一定要洗手。”我牢牢记住了。

一直到给病人发完中餐,上午入病区的护士才算是完成工作。下午接班的护士要为病人测体温,做雾化,采集鼻咽拭子等工作,采集鼻咽拭子时是需要带面罩的,医院防护物质缺乏没有面罩。护士长脑洞大开,在塑料文具袋上两边钻孔,穿上绳子,制成简易面罩。

护士长就像个管家婆,因为防护物质非常紧张,所领的物都是有计划的,护士长必须精打细算。不下病区只戴普通的外科口罩。N95口罩只是下病区的医务人员配戴。赵主任经常开玩笑说护士长又把东西藏起来了。

(护士长吴天珍在制作简易面罩)

因为新冠肺炎的特殊性,室内是不允许开空调的,夜班的护士就要扛得住寒冷,那漫漫长夜,想起来就让人心疼。

我努力认真的做好我有限的工作,我真心的心疼她们。

今天上班我的心情是彻底放松的,完全消除了此前初到异地的不安和忐忑,病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很友好,我内心充满感激,工作闲暇,我终于有精力去思考,我想这段时期的每一天都是值得我们终身记的,这次疫情对于我们的国家将造成多大的损失啊。病区八个护士,六个医生为15位病人服务,再加上后勤,耗费的物资……,但就是这样也不能做到尽善尽美。我们这里只是疑似病人,症状较轻,病人生活可以自理,在武汉那些重监护室里,医护们该多么辛苦。柴静说过:“没有在黑夜哭泣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没有亲身体验,你永远不知道医护此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苦,面对生死存亡,面对紧缺的防护物资,没有一个人退缩,我目前做的这点工作,真的不算什么。

医院的公卫医院院子里给我打电话,他是来送疑似病人做CT排查的,顺路给我们带来了所需的衣物、院领导给我和赵磊买的牛奶和零食以及预防中药饮。此刻见到家人,倍感亲切。我和红伟说我和赵磊要去吃饭了,他开玩笑的说了一句,我也还没吃饭,我让他和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他笑着摇摇头走开了,我也没有多在意。

晚上孙院长打电话给我,询问了一下我的工作状况,然后和我说,如果以后红伟和马武良到七方卫生院送病号,赶上吃饭时间的话,让我和赵磊帮他们拿一份盒饭,他俩经常半夜吃不上饭。

我赶紧给红伟打了个电话,让他以后和马武良到七方卫生院后,直接联系,不要不好意思,大家都不容易呀。

医院领导非常关心外援人员,建立一个外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yx/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