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对哪个阶层杀伤力最大
智能制造对什么样人的工作有杀伤力?一种说法是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意思是那些被机器替代行业中的企业经营者们,反正个人可以跳来跳去;另一种说法是只要我跑过最后一个人即可,即那些打杂、工作边缘化的工人首先被淘汰。其实不然,处在人类中间的大部队反而最容易被失业。智能设备是“去技能化”的,能够让低技能的人更容易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摁摁按钮、上下物料,一切交给自动化设备即可。而在过去,这些工作需要技术娴熟的工人来完成。不管是珍妮纺织机、还是第一款自动取款机,打击的是原先那些心灵手巧的女工和数钱速度高手,技能不高的人员反而借助自动化设备迅速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为数不多的真正技能高手,可能会成为教练、培训师、处理疑难问题专家、售后工程师、工艺路线编制者等,实现华丽转身,从而避开智能制造对自己的打击。在一线大军当中,工匠没有几个,技能低的也没有几个,大部分都是处在中间的人,这部分人受自动化打击反而更重。现在人员工资高涨,一些特殊岗位如焊接、铣床、刨床等对操作人员的技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些岗位薪酬高的已经超过研发技术人员,并且加班、质量考核还要看他们的心情。故此,很多企业引进了自动加工中心,将铣、刨、磨、冲等机加工序全部交给自动化设备,将加工物料安装好,选好加工程序,设置好某些参数,把设备门一关,只等产品出炉。有的企业大力引进焊接机器人,由工艺师事先编好焊接程序,通过工装治具定位,产品焊得又好又快,而且24小时加班不喊累,也不要求涨薪,这将对这类工作岗位冲击有多么大。那些原本工作质量不高、薪酬比较低的人,反而有了出路,成为设备的看守工。少数几个工匠可能转身变为工艺师或班组长,其他大部分人只能另谋出路。在自动化成风的现在乃至自动化更加甚嚣尘上的往后,选择面将越来越窄。设想一下,在一个几百人的焊接车间,或在一个几百人的机加工车间,如果大量引进自动化设备,谁心里最担心?如上,如果用收入来讲,智能制造打击的中等收入人群,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反而安全。因为这个社会是纺锤型结构,两头尖尖分别代表的是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中间大大的肚子代表的是中等收入人群。哪里有钱赚,自动化设备就会流向哪里。在很多企业,高薪者,一般是设计师、研发人员、失效分析师或是销售人员,共同特点是属于高创新、高创意、高技能、非规模化岗位,并且还不易“例行化”。自动化设备特别钟爱“例行化”、“规模化”岗位,一旦例行,就有了规律,有了规律,就可以编程序,被自动化替代就是成了大概率事件。低收入者,干的都是零散、边缘化、辅助性工作,自动化都不合算,这反而保护了这些岗位的存在。譬如,园艺师、下水道疏通工、清洁工、厨师、保健护理、美发师、理疗师、健身教练等。就这样,还不是很安全,家庭清扫机器人和城市马路清扫车以及车站、机场清扫机器人也雨后春笋般出现,现今连扫地的岗位都不保了。工厂主力军,占60%以上的一线工人,在黑灯工厂的迫击下,还有多少生存空间。未来一个时期,单一技能、单一技术的简单岗位会被“消解”。凡是有规律、一成不变的工作一定会被机器人换掉。富士康早在年就决定3年内购买万台机器人,目前富士康昆山工厂已经是无人工厂,以前可是有着十几万员工呀。位于北京亦庄的小米智能工厂是小米用互联网赋能制造业的产物。因为智能化比较高,没有人不亮灯,所以该座智能工厂还有一个称号——“黑灯工厂”。小米智能工厂可实现全厂生产管理过程、机械加工过程和包装储运过程的全程自动化无人黑灯生产。这些黑灯工厂,只有寥寥数个设备维护人员、工艺程序员和管理人员。这个什么概念?在京东仓库、阿里仓库,那些上下翻飞的分拣机器人,令人印象格外深刻,就在前几年,那些还都是我们的岗位呀!自动化设备只能做一些重复或可预测、基于规则或定义明确的工作(换句话说,就是常规工作);它们无法处理那些无法指定或复杂的任务(即非常规工作)。无人驾驶技术出来后,一些司机岗位如出租车司机、物流司机等岗位就要消失了;自动取款机出来后,一些银行柜员职位消失了;移动支付出来后,一些自动取款机制造工厂消失了;人工智能AI技术出来后,一些以前看来非常稳当的高技能岗位如翻译员、律师、会计甚至连医生岗位都可能会消失。在医疗领域,斯坦福大学开发的皮肤癌诊断系统,它从个过往临床病例中的数据库中对比,可以像顶尖专家一样根据一张雀斑照片来判断是不是皮肤癌。这个数据库比一个医生一生查看的病例都要多。在法律领域,摩根大通已经开了一个审查商业贷款协议的系统,能够在几秒内完成人类律师预计需要约36万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还有,一名律师需要3个小时来编写相关文件,系统只要3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在保险领域,富国相互生命人寿保险公司,用人工智能计算投保人的保费,并因此可以减少34名保费计算员。在新闻领域,美联社用算法来编写它们的体育报道和收益报表,现在编制的数量是单独依靠记者编制的15倍。等等。这些高大上的职位已然不保,兄弟,你现在从事什么岗位?不要以为你的职位很稳固,哪怕是边缘化的岗位,也已经岌岌可危。现在,全国推行厕所改革,一些厕所非常干净,与以前的简直是云泥之别。但在一些厕所,出现厕纸大量人为丢失现象,管理者备受困扰。有的甚至安排专人现场管看,但明显入不敷出。后来,管理者请人开发了具有人脸面部识别技术的卫生纸分配器,其程序是在9分钟内向同一个人提供不超过两尺的厕纸。这就是智能技术的力量,看纸人岗位随之撤销。经研究,在中国77%的岗位都“处于自动化风险之中”,其次,-年中国人的工资水平翻番,这就意味着机器取代人类有了更大的经济意义。事实中,社会也是这样做的。年,中国安装的机器人比全世界任何国家都要多,几乎占了全球安装的机器人总量的三分之一。生活中没有什么可以说是确定的,除了死亡、税收,以及这个无情的自动化替代岗位的脚步。大家不妨看看自己的企业以及身边的其他企业,自动化的步伐是多么的猛烈而决绝。作为职场中的我们,应未雨绸缪,做工人,就做会改善的工人,做管理者,就做会创新的管理者。多做一些非常规性工作,努力成为纺锤的高创意尖部,少瘫坐在天天一成不变的岗位上,等着机器来换你。奥宇孵化器 北京奥宇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专注于科技园区开发、建设、规划、运营、品牌建设的双创服务机构。公司运营管理的奥宇科技英巢园区以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和文化创意为主要孵化方向,是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的“国家级孵化器”和“国家级众创空间”。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深化,奥宇孵化器打造了具有特色的孵化服务模式,为创业团队、初创企业和高成长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孵化服务,形成“众创空间(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科技创业孵化链条。 公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yl/1088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七曜山探秘,解锁古代冶锌ldquo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