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确诊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5832166.html

剪刀面,就是用裁缝做衣服用的剪刀剪出来的一种面食,面条两头尖中间稍粗,又因剪出的面条呈鱼形,亦叫剪鱼子,是山西特色面食之一。

剪刀面的制作方法起源于隋末。相传,太原公子李世民读书练武、聚才谋义,武士彟(yue)慕名拜访,时值晌午,李世民私留书房用餐。正在裁衣的孙氏来不及备饭,急和面团用剪刀细细剪下,煮后呈食。武士彟叹曰:纷乱当世,公子大略;面如天下,亦当速剪。后来李世民父子起兵大唐故地晋阳,以“剪面”之势攻取长安,统一了山河。后来杜甫身处藩镇割据,有诗“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一言睹王宰作画如剪裁风景,二言思太宗英武盼朝政统一。

太原古称并州,所产剪刀称为“并州剪刀”或“并刀”,晋代时已扬名天下。唐卢纶在《难绾刀子歌》中赞道:“并州难绾竟何人,每成此物如有神。”宋代太原有了生产剪刀的集中地,姜夔《长亭怨慢》中有“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元代杨维桢也有诗“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副玻璃烟”。明代晋府店刀剪更是名高声隆,国内各大商埠、码头都有专营商号。清代赵翼也有“其笔快如并剪”之句。现太原市内街道中还有大小剪子古巷,名显昔日的风华遗韵。

太原人本就嗜面,再加之有如此快利的剪刀,为剪刀面的世代相袭提供了物质文化基础,故太原传承能千年不衰。剪刀面不仅深受汉族民间喜爱,还成为历代御面。《字锦》记有:“柳公权以隔风纱作《龙城记》及《八朝名品》,号锦样书以进。上方御剪刀面、月儿羹,即命分赐公权。”可见唐代剪刀面已成为御面了。《中国历代御膳大观》也记载明代御用面制品有剪刀面。清代太原,剪刀面多在市肆摊点经营出售。在祁县当地,传说乔贵发走西口,常年不在家,妻子思念丈夫,每日中午都吃剪刀面,其意永远剪不断对丈夫的情感,倒有几分“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之意了。民国年间,太原的新美园、桃园春、全晋号、正大饭店等均以剪刀面作为山西的花色面食,玉手剪面,台蘑烹汤,鲜香无比。

今天剪刀面在酒店多借鉴扒房现做之法,改为堂做,可达到一观二品的目的。剪刀面之面,和时加盐少许,和好略硬须饧。汤分浓淡,提前备好,而后上火煮沸,持面以剪。剪时左手持面,右手握剪,面剪不离,声如鹊鸟归巢之喧,形如银鱼入水之跃,高手每分钟可剪出余根,令人目不暇接。煮时稍闷,盛碗上桌,讲究配四味碟、四菜码,伴此“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之情之趣,就可含英咀华,食乐无穷了。

来源:方志山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zz/11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