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非遗得天独厚的渔文化里下河渔具渔
渔 得天独厚的鱼文化 里下河渔具渔法(上) 兴化的地形地貌历经了海湾—泻湖—湖沼—水网平原的演化过程,最终形成了湖荡沼泽地貌特征。因而,在兴化,渔业的历史早于种植业的历史,渔文化在农耕文明中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兴化水域辽阔,盛产各类鱼、虾、蟹、贝,品种繁多,储量较大。人们在长期的捕捞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水域和鱼类,制作出不同的渔具,施行着不同的渔法。 渔具分类 兴化渔具种类繁多,总体有网簖、罩箔、钩叉、笼壶、缆索等。 刺网 刺网类:兴化地区捕鱼张网工作主要工具是丝网。丝网一般由丝、线结成的网片与上下纲组成,渔人将其曲折撒沉水中置鱼刺挂、缠络而取之,俗称“张网”。丝网按浮沉方式,可分为浮网、沉网两种。 拖网类:兴化地区都是小型拖网,主要有泥网、摇网及弓网。泥网、摇网都是捕取小鱼小虾,弓网主要捕取白米虾。 地拉网类:兴化地区俗称大网。先在选定水域放网包围鱼群,再由多人在岸边拖曳缩小包围范围,使鱼类聚集于网内,最后两翼合拢至岸边起网取鱼,捕捞对象极为宽泛,一年四季均可作业。 张丝网 张网类:利用水流迫使捕捞对象进入网囊的渔具。淌网是在初夏季节捕取鰻鱼(称“毛鱼”)时用的网具,大多设在水流湍急的大河里。晚上,渔人在竹桩上挂起桅灯,每隔一两个小时从竹竿或浮子下面牵出绳子,拎起缳袋,解开绳结,把袋中所获倒入舱里。 敷网类:兴化地区有大罾、蟹罾、虾罾、提罾等。 其中蟹罾,由两根弓形竹竿和一片正方形网片组成。因操作方法为“扳”,故俗称“扳蟹罾"。扳蟹罾,需要一整套设施。除了蟹罾,还有供人操作与休息的临水罾棚,罾棚前的水面打有四根木桩,水底河床铲挖平整形成“罾塘”。从罾塘至上游对岸,斜着打有一排木桩,称为“蟹桩"。烟索,是重要的辅助设施,为稻草绞成的巨型绳索,使用前,须将此索以烟火熏烤成为“烟索”,将烟索沿着蟹桩放入水底。螃蟹碰到烟索不敢逾越,就顺着烟索爬到蟹罾里面,将蟹罾提起便能捕获螃蟹。 兴化水产红膏大闸蟹 抄网类:兴化地区主要有捣大网、撮网、抄把。 抄把,多在夏季进行。渔人在河沟湖荡里,每隔一段距离往河底插上一根竹竿,竹竿上扎一把篙草,用绳子系束水草漂浮于水面,用以吸引鱼群。夜间,一人驾船,另一人将抄网悄悄伸至“把”的水下再猛地提起,在水草下栖息的鱼类便被舀进抄网,多为鲤鱼、鲫鱼,还有鳊鱼、餉鱼等。 此类渔具,还有趟网、扒钩、码头网,属于兴化地区特有的渔具,多为业余作业。趟网和扒钩,结构有相似之处均是在竹柄上装一小网兜,不同之处是趟网的“口”朝前,扒钩的“ロ”在后,操作时,趟网往前推,扒钩是从远处往岸边“扒”也就是拉。趟网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男女老少都能使用。码头网也称兜网,长长的网兜,两头系着竹竿。操作时站在水边,将网兜甩向远处水中,双手按着竹竿将网兜贴着河床再往跟前拉动,两竿合拢后同时提出水面。 掩罩类:兴化地区主要是撒网、竹罩、龙罩和大罱子。 撒网,一种矩形网具,操作时,用力将网具撒向水面,张开后的网具呈圆形迅速下沉以网住水中鱼类,慢慢拖动网绳,装着铁砣的下纲逐渐合拢将鱼缠住,再提上渔船。 罩鱼 竹罩,一种竹篾编制、周边有竹竿为撑架的圆柱形捕鱼工具,作业时把竹罩往有鱼的水中猛地按捺,将鱼围囿在罩中再用手或又取出。 大罱子,多为农家喜渔之人所有。其形状与农家河泥的罱子相似,不同之处是罱衣和罱口较大、网眼较稀,罱篱不需弯曲。作业时,把口张到最大,猛地到河底,随即快速并拢提起,再张开罱口,将罱中所获倒进船舱。 陷阱类:过去兴化地区主要是竹簖,现在则有网簖(也叫“缳网”)、虾龙。 虾龙,是近些年才兴起并迅速普及的以捕虾为主、兼及鱼蟹的渔具。虾龙的主体部分和主要材料是塑料网片,经过扎框、缝网、装石、开洞等工序编制组合而成,长度10米至几十米不等。 兴化水产小龙虾 虾龙的“机关”,是在虾龙两侧开有洞ロ,一边朝左,一边朝右,尾部装有缳袋。作业时,把虾龙横放河底。虾子在游动时,遇到虾龙的拦截,会顺着网壁爬行,往上翻越有盖网挡着,往左往右就会爬入虾笼的洞口,洞口都缝有倒须,只能进不能出,最终虾子都会游进缳袋。 钓具类:主要有滚钩、挂钩、小钩、卡等。 卡,是一种弹卡型的延绳钓具。渔卡的制作方法为:把具有弹性与韧性的小竹签削成两头尖、中间宽、带有凹陷的“卡”;剪取10来公分长的短线,拴住卡的中部,再按1.5米左右的间距系到长线上;做成的渔卡放入卡篮;到湖里割些嫩苇锅里煮熟,晾干后剔去苇叶,将苇茎剪成一截截圈儿做成“卡套”;将干面擀成饼儿,用开水烫熟后放在太阳下晒干,捈油,切成细条做成“卡面”。张卡之前的主要工作是装饵,方法是将卡弯曲两端并拢,用卡套套上,再将卡面插入卡套。鱼类摄食诱饵时,往往连卡一起吞入,卡套或破裂或滑落,卡的两端忽地张开,卡住鱼嘴,鱼儿成为猎物。这种卡又称作“小卡”,捕获对象大多是鲫鱼、鳊鱼、鮊鱼、鯵鲦。另有一种“大卡”,其“卡芒”相对粗、长,卡套取芦苇的根段,诱饵则用玉米粒,张捕对象以鲤鱼为主。 笼壶类:有篓儿、虾笼、虾囤儿、丫子、花篮等。 虾笼,一种竹制的专门捕获虾儿的渔具。编虾笼通常是圆筒、倒须、盖头、套篓分开编制,再将两个圆筒垂直缝合,相互通连,两端分别装上套篓和盖头。虾笼须装上面球作为诱饵,戳在套篓里的竹签上。施放虾笼一般在傍晚,选水面开阔的湖荡大河,一路丢入水中,凌晨收起。 虾笼 丫子,与虾笼属于孪生弟兄,是专门诱捕长鱼(黄鳝)的工具。由两个长长的圆筒样的笼子呈L形组装而成,一头开口,里面插有竹签,竹签上穿着诱饵蚯蚓;另一头则用盖子罩着,以便倒出长鱼;开口和连接处均有锥状倒须,长鱼只能进不能出。张丫子大多选择水草茂密的小河小沟,安放丫子的地方铲一道槽子,好让丫子的开口与沟底相平,便于长鱼顺利游进;中间压上泥土,以防丫子漂浮起来;顶端露出水面,以免长鱼憋死。与虾笼不同的是,丫子不须用绳子连接,而是单独安放。 耙刺类:兴化地区主要有专扒河蚌的蚌耙、专扒蚬子的蚬耙、鱼叉。鱼叉,又有团叉、扁叉、马叉之分。 转自:泰州市文化馆。如遇到:1、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2、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3、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zz/10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