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使君子
使君子的传说--典故 北宋年间,潘洲一带有个叫郭使君的朗中,精通医道。一天,他从山上带回一种草药。几天后,郭使君见这些果实未干透,怕久放发霉,就放到锅中炙炒,浓郁的香气诱得年幼的孙子嚷着要吃。使君拣出三枚给孙儿。没想次日早晨,孙子解大便时竟排出了几条蛔虫。莫非这果儿能驱除蛔虫?经过多次试验,确定了它的药效。人们问起这果子的名字,朗中一时想不出,最后应允了大家的叫法,取名“使君子”。 使君子 产地分布:产于四川、广东、广西。 成熟周期:秋后采摘。 形态特征:果实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具五条纵棱,两端尖形如梭状外壳黑褐色或紫黑色,平滑,微有光泽,横切面五角星形。肉黄白色,质软,有油性,无臭,味甜。 功效:能杀虫,疗腹泻痢疾。 释名 又名:留求子。 马志说:民间传说潘州郭使君治疗小儿疾病常用这种药,后来医家便用他的名号来命名称此药。 集解 马志说:使君子形如栀子,棱瓣深而两头尖,像诃梨勒但轻些。 李时珍说:使君子原产于海南、交趾,现在福建的绍武,四川的眉州,都有种植,也容易成活。它的藤像葛,绕树而上。叶是青色,像五加叶。五月开花,一簇有一二十葩,红色轻盈如海棠。它的果实长约一寸,五瓣合成,有棱,初时为淡黄色,老了就变成紫黑色。其中间的核仁长如榧子仁,颜色、味道又如栗。久了就变得油黑,不能用了。 使君子味甘,性温,无毒。 主小儿五疳,小便白浊。能杀虫,疗腹泻痢疾。《开宝本草》 健脾胃,除虚热。治小儿百病,疮癣。(李时珍) 李时珍说:凡是杀虫药,多数是味苦辛,只有使君子和榧子,味甜而能杀虫,与其他杀虫药不同。凡大人小儿得了虫病,在每月上旬,早晨空腹吃使君子仁数枚,或用壳煎汤咽下,次日虫都被杀死而排出体外。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zy/8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史上第一部男科专病专著阳痿论
- 下一篇文章: 关于牛排的所有知识,全在这里做了详细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