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条河

李红玲

对河的感情源于遥远的儿时的记忆,老家南北各有一条长长的河流,南边的叫康王河,北边的叫汇河。

盛夏雨季到来时,河水漫过石板桥面,河畔站满了拦河捕鱼的人,那时自然的馈赠是慷慨而丰盛的,只要下网总有收获,我们这些孩子则站在河面水浅处,用装着水的罐头瓶捡拾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所得的快乐一点不少于那些捞上一条七八斤重的草鱼的大人。

数九寒天,河面结冰,就有胆大的男孩在上面滑冰,或是抽陀螺,打尜(gá)。那时的陀螺是木头做的,约有鸡蛋般大小粗细,是圆柱与圆锥体的巧妙结合,椎体的尖端部分镶一枚钢珠,立于冰面迅速驱动使之旋转,之后用鞭子轻轻抽打,陀螺就在冰面如一个芭蕾舞者般旋舞不止。尜是一种中间粗两头尖的已经消失了的六七十年代的儿童玩具,(这是一个极生动的象形文字,小大小的上中下结构活脱脱一个尜的画像。)用一根约五六十公分长短、手指粗细的木棍轻巧的击打一端,尜就一跃而起,这时要眼疾手快,瞄准中间部位趁势一抽,尜就飞向远处。

儿时的种种玩具,都需要自己动手完成,整个过程充满了创造的智慧和乐趣,那时除了抽陀螺打尜,还可以滚铁环,拾石子,丢沙包,打元宝,跳绳踢毽子更是花样百出。叠元宝是个技术活,手巧的左折右折几下就成,笨拙的叠出来也不方正,但一点不影响打元宝。元宝有单面和双面两种,材料也有多种:报纸,杂志封面,烟盒,包装盒均可,家庭条件好点的还可以用挂历。元宝叠好,几个小伙伴一约,啪啪啪的打一上午,运气好的能赢一大包。这些童年的游戏,如同家乡潺缓流淌的河水,永远绵延在记忆深处。

在我心里有一个执念,总认为河流是属于乡村的,你看人们总是把家安在离河流很近的地方,与水比邻而居,用它灌溉庄稼,用它养鹅养鸭,河流近岸的地方长满了茂密的芦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葳蕤出一派自然天成的乡村诗意。站在桥上,看水中藻荇交横,游鱼往来翕忽,便可得浮生半日闲的悠然。

现在栖居的小城也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坐班车回家如果没什么事,我会提前一站下车,步行一段路走回去,就为了在河边站一会,看看临桥的那片田田的绿荷,桥下睡莲与荷花相间,“水面晴圆,一一风荷举”,荷叶上水珠晶莹,珠圆玉润。等到荷花绽放,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婀娜娉婷,观之忘俗,嗅着清风拂来的阵阵荷香,陶然期间,乐而忘返。偶然看到一只水鸟在莲叶间穿梭,似是游弋于水中,又像在密密的叶片上疾行,颇有水上漂的功力,又兼具段誉凌波微步的飘逸,看它悠然出没于花间叶丛,真让行色匆匆忙于生计的我辈羡煞。有时也会浮想联翩,想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见鲦鱼出游从容而得鱼之乐,自己也算是游于康河之上而得荷之趣了吧。

海有海的辽阔,浩淼无垠,惊涛拍岸。江有江的壮美,千里江陵,两岸猿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所钟爱的只有心中流淌着的一条长带般蜿蜒的河流,潺潺缓缓,昼夜不息。

往期精彩回顾

散文

李红玲:门前竹影美丽心

散文

李红玲:背起行囊就出发随笔

李红玲:人之初诗歌

李红玲:今夜的月色真美(外一首)小小说

李红玲:心事小小说

李红玲:作业风波小小说

李红玲:一架蚊帐散文

李红玲:遥远的怀念——栾地瓜

作者简介李红玲,中学语文教师。好读书,爱自然,向往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生活。常作文字自娱,撷取生活点滴感动,记录自然美好瞬间,以求在穿枝拂叶的人生旅途中,留下鸿泥雪爪,脚印一串。《孔子文学》—不学诗,无以言联系邮箱:kongziwenxue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zy/6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