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副嗜血杆菌病,养殖户不可不防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感染率在10%~15%,病死率可达50%。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严重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健康,养殖户不可不防。 1、流行特点 猪副嗜血杆菌属条件性致病菌,5~8周龄的仔猪(仔猪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高发,主要通过呼吸系统传播。当猪群中存在繁殖呼吸综合征、流感或地方性肺炎病猪时容易发生,饲养环境不良或断水、断奶、转群和长途运输等应激情况都可诱发此病的发生。 2、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往往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病猪发热(40.5~42.0℃)、呼吸困难、关节肿胀、皮肤及黏膜发绀、共济失调、站立困难甚至瘫痪,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有时会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 慢性病例多见于仔猪和保育猪,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越来越瘦,肚子明显胀大,出现“两头尖,中间圆”的现象。咳嗽、呼吸困难,多伴随喘气症状,被毛粗乱,四肢无力或跛行,常见后肢关节肿大,生长不良,直至衰竭而死亡。 3、病理剖检 多数可发现腹腔内有大量黄色腹水,胸膜炎明显,关节炎次之,以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为炎症特征,严重的会呈现豆腐渣样。喉气管内有大量黏液,肺间质水肿,胸黏膜与肺脏粘连,心包内有多量浑浊积液。出现“绒毛心”,即心脏外膜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关节液增多,粘稠且浑浊,特别是后肢关节切开有胶冻样物。肝脏和脾脏肿大,常与腹腔粘连。脾脏有出血,边缘可隆起米粒大小的血泡且有梗死。 4、防治措施 (1)接种疫苗免疫。注射猪副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母猪初免在产前40天,二免在产前20天,经产母猪在产前30天免疫1次即可。仔猪免疫可根据猪场该病的具体发病时间,一般选在7~30天进行,每次1ml,在15天后进行二次免疫预防效果更好。 (2)使用药物预防。在仔猪哺乳期间可用头孢喹肟或者头孢噻呋钠混悬液做好仔猪三针保健,断奶之后用宝宝乐,咳喘宁,板青颗粒进行断奶保健。 (3)加强饲养管理。猪舍勤消毒,使仔猪有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尽早补料,在仔猪断奶、转群或运输后,可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粉等抗应激药物,饮水5~7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应激反应。 (4)对病猪,要施行“早发现、早治疗”原则。发病猪可用氟苯尼考、磺胺二甲、阿莫西林等拌料,连用7天,或单独注射1.5倍剂量的头孢类、替米考星、林可霉素等来治疗,连用3天。给病猪口服纤维素溶解酶,对个别不吃料或食欲差的猪,用阿莫西林饮水,并用氟苯尼考注射。 断奶仔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环境改变、食物改变等都会让仔猪受到巨大应激,除了腹泻之外,副猪病也经常发生,值得养殖户高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yx/5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5月最应该吃的就是它补钙效果比牛奶还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