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古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中部,唐宋时期形成村落,距今超过年,自古有“东乡十八镇,沙头第一镇”之说。

《淡淡的夜》,使用HUAWEIMate30Pro5G夜景模式拍摄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古镇

古镇面积公顷,核心景区7.5公顷,有不少独具特色的明清临水建筑、古街、小巷和古桥,于年被建设部、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年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古镇风貌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沙溪风光》,使用HUAWEIMate30Pro5G拍摄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古镇,获刊登在《人民摄影报》年3月18日第9版

在众多江南古镇中,沙溪的名气不大,但却是相当独特的,具体体现在三个“不”。

沙溪不见沙

沙溪无沙,倒是有一条戚浦河,河上有像一叶扁舟的美丽小岛——橄榄岛最为“耀眼”。沙溪古时称沙头,又名印溪、团溪或七溪,没有沙,有一条河叫戚浦,东西走向,横贯镇区。戚浦原作七浦,据史载宋景二年(年),苏州知府范仲淹为了解决苏南农田的排涝和灌溉问题,主持开浚了茜泾、下涨、浒浦、白茆、七浦等五大浦。后来沙溪百姓因仰慕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英雄业绩,将七浦易名为戚浦,使沙溪这条生命河增添了英雄色彩。明代开建直通长江的七浦河后,沙溪自此成为苏州府与崇明县之间必经通道上的重要商埠,大批商人应运而生,临水建筑次第建成,充满人文气息。戚浦河中“镶嵌”着长长的橄榄岛,是高光的亮点,也是最让沙溪骄傲的,在众多江南古镇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沙溪古镇》,拍摄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古镇

橄榄岛,其实是一座人工岛,年对戚浦河进行疏浚时,为不影响两岸民房和水利发展,在镇南开挖了“新戚浦河”,被截土地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岛。全岛东西长米,占地0平方米,三座明清古桥横跨于老戚浦河上,方便岛、镇之间的交通往来。因为它两头尖,中间鼓,形如橄榄,因此而得名橄榄岛。现在的橄榄岛还处于准“原生态”,如果加以利用,对其上的道路、环境进行管理、美化,相信一定更加风情独具,让游人流连忘返。

古镇不“古”

沙溪不是“古镇”,而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鲜活的小镇。沙溪不像其他江南古镇那么商业化,那么人潮汹涌,没有想象中的那种“古镇”的派头,没有太多的喧啸,里面住的大都是当地的居民,是一个“活”的原生态古镇,而不是类似乌镇、西塘那样“传说”中的、“死的”古镇。老戚浦河两岸的明、清、民国建筑,绵延1.5公里,临水居民建有河棚间,棚下是造型各异的水桥和船坞。

《水乡古韵》,使用iPhoneX拍摄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古镇,获刊登在《中国摄影报》年4月17日第14版。手机作品如何投稿,欢迎参考作者原创《唯有精准投稿方能提高手机作品的命中率》

沙溪鲜有江南“古镇”印象中那种知名人物的故居、富商巨贾的大宅,与戚浦河平行以“一河二街”为核心的川字形保护区里,明代建筑占5%,清代建筑占84%,沿街民居建筑风格别致,大都前后三进、二层楼,底楼店铺挑梁出檐。“古巷同户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一句话概括了沙溪水乡的特色。此外,一条主干道——白云中路从中间横穿而过,把古镇景区一分为二,主干道上人来车往,也给人以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古镇”的感觉。

《小镇时光》,使用HUAWEIMate30Pro5G拍摄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古镇

新桥不新

新桥不新,新桥又名利济桥,是建于明代的古桥。新桥位于古镇西市街,横跨老戚浦河,桥长15.3米宽2米,建于明崇祯七年,为单孔石拱桥,清代重建。

《新桥》,使用HUAWEIMate30Pro5G拍摄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古镇

新桥是沙溪古镇横跨老戚浦三座石拱桥中最西侧的一座,尽管桥名为“新桥”,却是三座古桥中最老的一座。另两座古桥分别是庵桥和义兴桥,庵桥位于中间,义兴桥在东侧。

《雨后初霁》,使用iPhoneX拍摄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沙溪古镇,远处横跨老戚浦河的桥为庵桥

行摄建议

交通建议

可先选择大交通到太仓市,在太仓长途汽车客运站乘路公交车即可到沙溪古镇。

门票建议

沙溪古镇本身不需要大门票,可以随意进入。古镇内的景点套票30元/人(比单个景点购买优惠10元),通过该镇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yl/6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