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机会向大家介绍我最爱的家乡美食啦
家乡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素来以盛产酥梨闻名。然而这里可不仅仅是只有酥梨那么简单哦。抛却阳春三月间作为旅游景点的万亩梨花海不说,光是一周不重样的早餐就令漂泊在外的游子心向往之,更别提一日三餐都各具特色的正餐了。今天终于有机会向大家介绍家乡的部分美食啦,请大家深夜慎点!!! 砀山特色sa汤 撒汤里的麦仁和肉丝 《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颇类今糁。sa汤作为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颇受本地人追捧。大学时每每放假回家,最爱的就是赶了一夜火车之后来一碗热腾腾的sa汤,所有的疲惫都在瞬间消散,回家的感觉,真好!水煎包 水煎包配撒汤 说到sa汤的最佳伴侣,除了全国各地都常见的油条之外,水煎包可谓是当仁不让的独一份了。煎包有羊肉、猪肉、素菜等多种馅儿,挑包子也是大有讲究。形状扁圆白白胖胖的,一定是韭菜鸡蛋素馅的;“身长有缝两头尖”的,那一定是肉馅的没跑啦。外壳酥脆、内馅儿厚实,一盆荤素搭配的包子配一碗sa汤,那可是砀山早餐最标准的吃法了。除了油条、水煎包外,千层饼也是搭配sa汤的一把好手 豆腐脑 传说豆腐脑是由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安于无意间“炼制”出的一种食物。不同于老北京的卤汁豆腐脑,砀山当地的豆腐脑用的是“胡辣汤”汤底。爽滑鲜嫩的豆腐脑,浇上热辣鲜香的胡辣汤,再佐以香醋、香油、香菜和红萝卜丁做成的“榨菜”,搭配一屉小笼蒸包,最佳拍档!肉盒子 肉盒的本质就是肉饼嘛,直接吃的话倒也没什么好说的。但砀山当地的肉饼最妙之处在于用“抹子”(一种扁平的宽竹签制品)把将熟未熟的饼皮戳开,打入生鸡蛋在平底油锅的油面滑熟,颇有点“鸡蛋灌肉饼”的意思。结合了风靡全中国的两大早餐"鸡蛋灌饼“和”肉饼“的砀山肉盒子,真的不想来试一试嘛~切开来外酥里内,肉香四溢,咬一口就能感受到热量爆炸的快感,减肥党撤退警告!姬厨鱿鱼铁板烧 姬厨鱿鱼的老板是夫妻俩,从一开始俩人一个摊位渐渐做到了全砀山县到处都有他们的牌子。不管是六点半商业街拥挤的人流中,还是十点半以后的高中校园门口,总有乐呵呵的夫妻俩忙碌的身影。最爱高中晚自习后去他们家摊子上,来两串鱿鱼片搭配金针菇、青菜和辣椒,比烧烤健康(我瞎说的)又好吃!满天星芝麻烧饼 砀山的烧饼为木炭烘烤,中空,饼中央有一块“饼舌”,是一整个烧饼中用料最足、最柔软的部分,通常会由牙口不好的老人或儿童食用。外皮涂有糖稀并沾满芝麻,口感焦脆;内里则为柔软的咸口五香饼,饼里饼外,大有乾坤。烧饼分层,可从边缘撕开,夹入其他食物一起食用。 没错,你们可能已经猜到了,烧饼夹铁板烧来啦! 刚出锅的红薯叶窝窝头 别的不敢说,砀山人民吃的智慧可是传承了千百年了。不管是杨槐花还是红薯叶,总能吃出新花样。红薯叶窝窝头是用新鲜的嫩红薯叶混合面粉及其他佐料蒸出的面制品,配以蒜泥、香油、生抽等调和的料碗,是我每次回家都可以吃三个的窝窝头没错了。然而它可不是你认识的一块钱四个的窝窝头,现在市场价可能要四块钱一个了吧。穷人劝退警告!!!锅饼 要是问砀山人民家庭聚餐时最爱的菜是什么,那一定是铁锅炖菜没错了。一口大铁锅,两只肥鸡,三五斤面粉,六斤大冬瓜再加上一把红薯粉条,”做(zu)的菜“是每个在田间地头生活过的砀山人最爱的“家的味道”。面粉兑水拍成饼贴在大铁锅沿,面饼经受了炖菜汤汁香气的熏陶以及铁锅底木柴高温的洗礼,最终变成了承载大任填饱肚子的主食“锅饼”。配图为不正宗的小铁锅炖鸡,有机会再给各位看看我大姨家那口古董大锅。煤气灶普及了以后,那口大锅可能只有在家里一二十口人到齐了的时候才用了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jg/5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真正景美人少,这座藏在深闺的绝色古城,1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