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方法治疗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90619/7230204.html

“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粮川”……这首在宁夏被广为传唱的民谣里,塞上江南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宁夏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开启了宁夏发展的新阶段。宁夏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用勤劳的双手合力开启告别贫穷落后、开创美好明天的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考察宁夏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宁夏改革发展把航定向、擘画蓝图,特别是去年考察时要求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

宁夏通过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程,推动百万搬迁群众实现脱贫致富;通过统筹推进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推动环境优美取得新成效;通过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宁夏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激发奋斗豪情、汇聚磅礴伟力,在继续建设美丽新宁夏的火热实践中展现新作为、交出新答卷。

易地扶贫搬迁,共创幸福生活

地处宁夏中南部地区的西海固,自然条件恶劣,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解决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之前,宁夏每年都会在西海固地区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用于治贫,但效果并不明显。

年12月,中央决定实施“三西”农业建设。宁夏及时调整工作战略,决定把西海固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生存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

从那时起,宁夏先后实施了6次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从中南部地区向引黄扬黄灌区、县内有条件引水灌溉的地方累计搬迁万人,累计开发土地万余亩。宁夏各级政府通过山区与川区结合、城镇与农村结合、集中与插花结合、政府组织与市场化推动结合等多种途径,先后采取县内就近安置、劳务移民无土安置、小规模开发土地安置、农村插花安置等模式,妥善处理了移民安置区选址和建设方面的问题。

搬得出是脱贫的第一步,稳得住、能致富才是最终目标。

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建其账、各记其功的原则,宁夏将发改、财政、扶贫、水利、交通、教育、农牧等部门各类支农资金用于移民生产工程建设。分别实施沙坡头灌区、青铜峡灌区等地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村道路硬化率、自来水普及率、供电保证率均达到了%,实现通电、通自来水和有学校、有村级活动场所等“七通八有”。

移民安置区普遍存在教育基础薄弱、文化和信息建设滞后等问题,宁夏为此制定《“十二五”中南部地区教育移民实施方案》,推进生态移民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完善经费保障和政策优惠机制。先后投入资金超过3亿元,完成余个乡镇(社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实现标准化,县、乡、村三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为了增加移民收入,宁夏从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业态、发展劳务经济、加大科技和金融等方面入手推进产业发展,拓宽贫困移民增收渠道。农业部门通过落实优质粮食和草畜、蔬菜、枸杞、葡萄“1+4”特色优势产业现代化推进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紧抓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宁夏建立以特色种养收入为基础、劳务收入为主体的增收致富机制。

宁夏实施了“金融扶贫工程”,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5~10万元、3~5年期、免担保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的扶贫小额信贷,以“政府+保险+银行”三方合作模式,推出“金扶工程·互助资金”“金扶工程·千村信贷”等六个产品,搭建“借、贷、贴、增、提、保”六项内容为一体的小额信贷扶贫架构。

考虑到移民搬迁之后在生产生活、文化和心理方面一时难以适应新变化,宁夏各级政府通过典型示范、宣传教育、技能培训,激发内生动力,引导搬迁群众共创共享幸福生活。有关部门集中实施文化惠民扶贫项目,推动移民社区文化重建与融合,帮助移民增强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

守护“一河三山”,筑牢生态屏障

盛夏时节,穿行在六盘山区,到处绿意朦胧,花香扑鼻。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因干旱到处荒山秃岭。

宁夏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生态十分脆弱,加上过度垦殖和超载放牧,致使当地生态遭遇较为严重的破坏。年,宁夏果断做出全区封育禁牧的决定,大力推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四个一”林草产业工程,当地生态环境焕然一新,中部干旱带也实现了“人进沙退”。

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三山”是宁夏的重要生态坐标,也是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单元。近年来,宁夏把“一河三山”生态保护修复作为重中之重,主动担负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

天下黄河富宁夏,缓缓流淌的母亲河造就了宁夏平原的富庶。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明确黄河保护红线底线,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年8月,宁夏编制《黄河宁夏段生态保护治理规划》,并依此开展《黄河宁夏段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将对黄河宁夏段公里河道水域、滩涂湿地、堤防及堤防外围米区域,按照“一河双线三带四区”进行空间划分和规划布局,分区分类进行保护治理,打造黄河流域河段堤防安全标准区。通过实施黄河宁夏段综合治理工程,实现黄河宁夏段堤防全线达标,沿黄城市段防洪标准达到年一遇,其他段落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把黄河打造成为“安澜黄河、健康黄河、宜居黄河、文化黄河、智慧黄河、惠民黄河”六位一体的幸福河。据统计,黄河干流宁夏段连续四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6个国控断面保持Ⅱ类水质,11个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为81.8%,13条主要入黄排水沟入黄口水质均保持在Ⅳ类及以上。

地处宁夏北端的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由于富含煤矿、硅石等矿产资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大规模无序开采,大山伤痕累累。从年开始,宁夏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把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作为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建设的重点率先突破。4年来,先后完成保护区内处人类活动点的治理,83处矿业权全部退出,50处工矿设施全部拆除,名职工得到妥善安置。保护区外围重点区域11家煤矿关闭退出,20处遗留矿坑和无主渣台完成整治,保留的12个矿山按照“绿色矿山”标准实施建设,家“散乱污”企业依法关停取缔、家整治提升,共计退出煤矿产能万吨/年,实现保护区再无矿山开采活动、保护区外围重点区域再无野蛮露天开采。如今,贺兰山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自然生态本底逐步恢复。

今年,宁夏抢抓国家编制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规划、建立中央项目储备库机遇,将“一河三山”重要生态功能区和20个市、县(区)纳入国家黄河重点生态区专项建设规划和项目储备库范围。~年,宁夏计划实施“三山”规划项目共计36个,估算总投资72.34亿元,建设规模34.64万公顷。截至目前,已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草等5个领域的42个子项目启动实施,投入资金15亿元,计划治理修复面积23.7万公顷,“三山”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生态服务功能稳步提升。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出银川往东南方向,经过几十公里的路程就来到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3年时间攻克37项国际尖端技术,国能宁夏煤业集团煤制油项目改变了我国在煤制油技术领域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这是宁夏的高光时刻,也是工业经济薄弱、落后地区寻求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之举。

十几年来,从煤制油开始,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催生出一批高端煤化工制品企业,从最初的甲醇、烯烃等产品到高端纺织及化纤制品、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润滑油、装备制造、锂电池等十几种产品系类,渐渐形成庞大的煤化工精深加工生产阵容。

同样是煤,却给宁夏留下过惨痛的记忆。

在宁夏北部,“塞外煤城”石嘴山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在为国家和宁夏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大量的煤炭开采也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环境,采煤沉陷区的治理成了当务之急。

为了还上这笔历史账,石嘴山及时转变发展理念,重点抓工业结构、技术、绿色、智能“四大改造”,建设了盈氟金和年产8万吨高性能无水氟化铝、天地奔牛数字化制造车间、九天科技工业级半导体等一批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项目。结合采煤沉陷区治理,石嘴山大力打造美丽家园,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出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发挥“五大之乡”品牌优势,宁夏大力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工程,创建了中宁枸杞、盐池滩羊、中卫硒砂瓜、西吉马铃薯、灵武长枣等多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宁枸杞、盐池滩羊、宁夏大米、沙坡头苹果、中卫硒砂瓜、西吉马铃薯、固原黄牛、灵武长枣8个区域公用品牌。不断完善的枸杞、冷凉蔬菜、滩羊、硒砂瓜、马铃薯、长枣等特色产业的标准体系,使农业产业化道路越走越顺畅。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实施创新驱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郁华说。曾经,宁夏因产业形式单一发展停滞不前。如今,宁夏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先后形成世界级的单晶硅及多晶硅、大型铸钢铸铁件、工业蓝宝石、控制阀、液体奶等多个生产基地。枸杞、葡萄酒等产业及其产品声名远扬海内外。

这些显著变化是宁夏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结出的硕果。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宁夏聚焦产业发展短板弱项,细化科技研发投入、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科技型企业培育、产学研深度融合等重点工作计划和措施,推动实施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围绕清洁能源、葡萄酒、文化旅游等9个重点产业,宁夏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融合化发展,去掉“剩”的、拉长“短”的、扩大“优”的,带动产业结构、产能结构、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同时,宁夏推动实施结构改造、绿色改造、技术改造、智能改造“四大改造”攻坚行动,推进先进制造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高效种养业更“绿色”、更“牛劲”、更“红火”、更“洋气”,现代服务业规模提升、档次提高、服务提质。

宁夏通过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今的宁夏,正阔步踏上腾飞路。

责任编辑:张菁朱欣

版式设计、制图:张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zz/11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