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街南出干将东路东端(原狮子口),北至娄门横街。长米,宽4~5米。

仓街以清代苏州所辖的长洲、元和两县官仓所在地而得名。

仓街体量太大,我分几段来说。今天说南段,大致位置从中张家巷口南至狮子口。

江苏苏州监狱老照片

仓街是城墙根上的一条街,自古以来的荒凉地,尤其是东段。明清至近代,才有百姓在此筑屋安住

南段有貌似是当时苏州城区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江苏苏州监狱。不过,非但没有让这儿繁荣起来,相反平添了几分肃杀。

旧时,仓街这一地段西侧都是平房小屋,但是,建筑有鲜明的江南风格,大多是一进院落,内有天井。跟平江路街景相比,显然显得“小气”了,不过还算偏安。这些房屋住得大都是苏州市井人家,三代之内肯定没有为官为商之人,或者是刚从外跨塘、唯定等地迁进城的农民。

丽姬巷

这一地段东侧包括一些支弄,如戴家弄、三官弄、塔弄、大营里、虹桥浜、火弄、丽姬巷、韩家浜等等,还有新学前学地等附近地段,绝大多数居住着来自苏北的新苏州人。

他们都是走水路从苏北来苏州“讨生活”,来“苦钱”的。城墙内外,自古以来就是兵燹之地,总伴着灵异故事的地方,历史上的不毛之地,成了他们天然的避风港。在苏州盘门城外人民桥至盘门沿河等地,都是苏北人来苏州的上岸且久居的地方,有些地方至今痕迹仍在。

但是,仓街是苏州地区当时最大的“江北棚”。

变化中的仓街

之所以有带有贬义的“江北棚”这名称,源于他们刚来过的是“滚地龙(一长排竹子和芦席搭出来的棚)”的生活,慢慢站稳了脚跟,开始建屋安居,但是建的房屋明显要比苏州人房屋要低倭,且墙砖大都是检来或买的旧砖,有的干脆墙都不粉就黄泥晾在了外面。这种凄凉物景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偶尔还能见到。

看到相关文章,仓街有民谣,“梭子两头尖,歇工呒铜钱”是苏北移民中传唱出来的。这是不符历史事实。当时苏州最大的丝织和印染厂的确在仓街上。但是,真正在厂里做工的仓街上的苏北人是很少的。丝织、印染厂的女工有年龄限制,而男工数量很少,大多为保健工,识字是最低要求了。因此,当时仓街上的苏北人从事的工作要比丝织、印染厂的工人更为辛苦。

解放后,仓街上的苏北人根正苗红,他们的小孩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跟苏州市里的小孩没有任何差别。渐渐地从他们之中走出了学者、教授、军人、医生、科学工作者……不过在当事人眼里,这过程很缓慢且漫长,且说到伤心处,让人悲切。

讲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

住在仓街南段的适龄青少年,一般都在当时的苏州市十一中学、现在的平江实验学校上学。

有个住在仓街上的同学(家长是苏北第一代移民),经常迟到,老师多次找他谈话,收效甚微。老师请他母亲到校协助做工作。他母亲听了老师“告状”后,低头半天没吭声,老师双手支着下巴等着她抬起头来,愤愤地谴责她的儿子。未料,她始终没抬头,低声嗫嚅道,“家里穷,伢子正长身体的时候,没得钱买肉吃,全靠养精神”。

老师差点扑地,无言以对,她儿子迟到为了睡晚觉,睡晚觉是因为没钱买肉吃,营养不够;营养不够只能靠睡晚觉来补。

变化中的仓街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一旦走到了边缘,就容易触碰人性的痛处。太穷、太贪、太色……都会让人失态,失掉做人的平常心。

上个世纪,苏州最大的移体群体就是来自于苏北的苏北人,作为第一代新苏州人,他们为苏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就是因为贫困,在一些生活细节上粗枝大叶,受到了市井人士的诟病。

到了当今,仓街的“江北棚”里的苏北人,扬眉吐气了。通过那么多年的积淀,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个人收入,他们都不再是这个社会垫底的那一拨人了。苏州老城区遍地是“房卡房”,他们是理直气壮的私房。

苏式美学与国际时尚的“共生共长的“仁恒仓街”房产项目落实在了仓街南段地区。

昔日的“江北棚”轻轻地从仓街上抹掉了,全部列入了拆迁对象,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仁恒仓街

饿煞仓街幻变成了苏州的高档住宅区。

当年的江北人也成了老苏州。

岁月就是人类进程的阶梯,生活总会向着好的方面前行,一切磨难仅是个过程。而且,品人生就是品过程,品会到过程中的美,便是圆融人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zz/11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