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读道FM已经到第十期啦。“戴你读小说”,我们继续。戴老师今天要读的是的《骆驼祥子》,这是老舍先生写的、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年轻健壮的祥子来到城市,选择拉车作为自己的职业,对生活充满美好的规划和想象的他,一次又一次一无所有。祥子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他的人生是不是可以变得更好?祥子的悲剧,是命运,是社会,还是人生?“戴你读小说6”,戴老师继续在读书群和我们一起读《骆驼祥子》,

我们从“民国滴滴司机”祥子的北漂人生故事中,感悟生活。

各位爱读书的同仁好,我是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老师戴莉。很高兴和大家相会在这里。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我发现生活中某些事情发生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纠结于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为什么是我?为什么这件事情会在我身上发生?我在读《骆驼祥子》这个小说的时候也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为什么是祥子?为什么会有这个悲剧?小说的开头,一切都很美好:祥子来到城市,选择了拉车作为自己的职业。为什么来到城市呢?小说没有特别交代,只说,失去了父母,失去了乡下的田地,然后祥子到城市来谋生。为什么要去拉车呢?小说交代了,祥子虽然才18岁,但是他心智很成熟,他来到城市之后为了谋生,做过很多事,那些卖力气挣钱的事他都尝试过,最后他还是选择了拉车,因为,首先,比较其他行业,拉车每天都能有现金收入;其次,他看出拉车的机会多,有一些额外的钱财;最重要的是,祥子有一种自信,他觉得如果他拉车,能成为这个行业里优秀的人,他很了解自己的优势,他年纪轻,有力气,如果再加上一辆漂亮的车,大家都会愿意坐他的车。这是他的自信。这个时候的祥子,书里说,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像一个高大的白杨树,健壮、沉默而有生气。这样一个年轻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上一辆车,在北京立足。对于祥子而言,车意味着自由,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人生的自由,首先是财务自由,然后才可能达到人生自由。所以祥子对于车的念想,不是一辆车,那是他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他相信自己能实现这个理想。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作为读者,也没有理由不相信他。我们想不到他会受到什么样的挫折,我们也想不到什么样的挫折会把这个虎虎生威的年轻人击倒。祥子第一次买上车,是三年后。整整三年,他凑了差不多一百块钱,这一天祥子22岁,对于他而言这是全新的一天,父母死得早他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但是他愿意把这天算作自己的生日。他幻想有了这辆车,他会对人更和气,买卖也更顺心,如果租车他需要三年才能买上一辆车,那么有了自己的车省了份儿钱之后,他继续这么努力的话,他估计两年又能买上一辆车,他也可以雇人拉车,从此可以过上财务自由的日子。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到现在为止,祥子的人生规划和选择都是正确的。他来到城市,选择拉车,现在买上了自己的车,意味着自己很快可以凭借车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和人身自由。直到这一件平常的小事发生。人生中一些重要的转折,往往没有预兆,让人猝不及防。这天看上去很平常,祥子像往常一样在一个地方趴活,等着主顾上门,跟以往的每一天没有任何不同,直到有人出现,让他拉车去清华。祥子22岁的人生一定做过很多选择,比如是留在乡下还是去城里讨生活,他选择了来到城市,是拉车还是当搬运工,他选择了拉车。这次的选择是,他要不要拉车去清华:

祥子看出来,出城一定有危险,要不然两块钱清华——平常只是二三毛钱的事儿——为什么会没人抢呢?他也不想去。可是那个光头的小伙子似乎打定了主意,要是有人陪他跑一趟的话,他就豁出去了;他一眼看中了祥子:“大个子,你怎样?”

“大个子”三个字把祥子招笑了,这是一种赞美。他心中打开了转儿:凭这样的赞美,似乎也应当捧那身矮胆大的光头一场;再说呢,两块钱是两块钱,这不是天天能遇到的事。

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听说西直门外正在抓车,大车小车骡车洋车一齐抓,现在一般的车夫都不敢去冒这个险。祥子也不想去。虽然可以赚到比平时多得多的钱,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喜欢冒险、追求刺激的人。他不想去,但是旁人的一句话让他迅速地改变了主意。这种情况在我自己的生活中也很常见:本来已经决定,想得很清楚,但是有时候却因为旁人的一句话,迅速地改变主意,做出完全相反的决定。后来的结局我们知道,祥子刚出了城,就连人带车被抓了壮丁,人和车都没有了。祥子这一次丢车的经历被评论家抓住把柄,有人因此说,祥子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他有投机心理,证据就是他决定拉车之后的那些心理活动,他决定拉这一趟车,心想:危险?难道就那样巧?况且,前两天还有人说天坛住满了兵;他亲眼看见的,那里连个兵毛儿也没有。这是投机心理吗?我读这个小说的时候,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zy/6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