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司令
??借用的就是《沙家浜》里那个胡司令的名号。 ??保胜人也是“吴”“胡”不分。吴老师又矮又胖又姓wu,现成的称呼转给他,由不得他不收。 ??本名吴一澄。大概因为“澄”字不常用,就有意无意被叫成了“吴一吨”,谁让他那么胖呢? ??吴老师的名字多,笑话也多。 ??首先,他那又矮又胖的长相就是个笑话。 ??三十好几快四十岁的人了,还没有结婚,也是个笑话。 ??吴老师真的很矮,跟我那时差不多高,大概一米五出点头吧。吴老师家在江西,老家有母亲还有个弟弟。怎么会到保胜来做老师的呢?那时也没想到问问他,如果问的话,相信他会说的。 ??也有人给他介绍过对象的,但是,没成,原因是他太小气,一碰到钱的时候就往后缩了。 ??吴老师并不缺钱,甚至,他应该是比较富裕的。他是正式的公办教师,工资不会低。而且,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但他就是小气,就是舍不得,而往往,你越是小气就越招人来敲竹杠。 ??还是说回胡司令的笑话吧。 ??自己过日子,偶尔也会烧点好吃的。胡司令那天烧了锅肉。一定是不断有人来探看:司令,今天吃肉啊。司令,这么一锅肉,你吃不了的,我来帮忙吧。胡司令都直接拒绝。知道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小心在意地看着那锅菜。可是,不怕贼偷怕贼惦记,到底还是没看住,这回是被连锅端走了。 ??没料想,胡司令抽了双筷子就追过去了:我烧的肉你还不让我吃!一直追出了村子,几个人就在田埂上开吃了。 ?? ??还是吃。 ??那时的窗户,都有窗栅栏,不知怎么被骗到的,胡司令隔着窗栅栏拿住了自己的热水瓶。隔住了,拿不过来;放手当然不能,一松手水瓶掉地上就碎了。然后,那些人定定心心地吃起了胡司令的东西。胡司令急得跳脚也没辙。 ??胡司令,沙家浜里的胡传魁,可不就是又笨又蠢吗。 ??大概也是看他一个外地人孤身在此,总被人戏弄也可怜,领导把吴老师调来了港口,公社首府所在地,也许会好一点吧。 ??只不过,在港口,吴老师还是个被人吃的司令。可能是因为他确实经济条件好,吃他一点敲他一把,大家都只是觉得好笑好玩,甚至有一种类似劫富济贫的理所当然。你不主动分享,那就是小气,就要敲打敲打。 ??学校的那排宿舍,一共四间,我家和吴老师都住在这里,常常能听见胡司令愤怒的咒骂。 ??刚买的白糖被挖掉了大半。白糖啊,要凭票才能买到的!我都不知道是该羡慕偷吃人的口福,还是替胡司令惋惜。更气人的是,胡司令之前看到过他们在那里泡糖水喝,他们还请他喝来着,他怕他们以此为理由敲他竹杠,还拒绝了。 ??最离奇的是,胡司令寒假从江西老家带来的一块糕,明明已经锁在柜子里了,同宿舍的谢老师,不知怎么的通过旁边的抽屉,怎么的一弄,悄无声息地把糕上面嵌的蜜枣抠了下来。抠了一回又一回,等到胡司令发现,糕面上已经只剩下一个个凹坑! ??胡司令拿着那块光秃秃的糕来我家借炉子蒸了,气鼓鼓火冒冒地反反复复咒骂着“还人民教师呢,做这样的事情……” ??不仅分得了的那块光糕,后来胡司令还送给我一包速食泡面。真是个稀罕物,就是后来的方便面的先驱。但那时对我来说,真是一个新天地啊:那么漂亮的塑料袋子装着,还不用煮,开水泡泡就能吃。 ??当然,不是送给我一个人,是送给我们家的。 ??自打送了那包面,胡司令几乎一日三问问我们吃了没。母亲就照着袋子上的说明烧开水泡了,我和姐姐一人一半。胡司令也挑了一筷子尝尝味道。说实话,汤的味道还不错,那面,真的不好吃,烂烂絮絮的。后来我一直对方便面提不起兴趣,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头没开好。 ??除了小气一点,胡司令做老师似乎还蛮合格的,至少,他跟学生们相处得很融洽,平时他更愿意呆在教室,甚至星期天也会有学生来找他,玩。 ??到了端午节,孩子们似乎是比着给老师送粽子。 ??七十年代,生活还有很多的不足,保胜地处偏僻,落后,但随之而来的是政治折腾也不算太大,除了麦收和稻熟之间,有些人家不得不全天吃面食,大多时候,果腹还是可以达到的。 ??端午节,会包那种两头尖尖的菱角粽子,用长长稻草捆住。十个一组,一头五个,中间是捆扎粽子的稻草的剩余部分编成的把手,正好拎着。 ??过节那几天,孩子们背着书包拎着粽子,先来到吴老师宿舍,推开门,把粽子往桌上一扔就跑。有送俩个的,也有送五个的,还有送一个的。最夸张的是有个孩子直接拎了一把十个粽子来送给吴老师,那么早,吴老师还没起床呢。 ??一下子,整个学校都知道了。 ??其他老师也有收到学生送的粽子的,但是胡司令这样面广量大的,独一份。 ??这些粽子,让学校食堂的烧饭师傅小牛舒服了一把,那几天食堂就没烧饭,凡在食堂吃饭的,都帮着胡司令吃粽子了。什么叫得了便宜还卖乖,就是吃了人家送给胡司令的粽子,还宣称是帮了他的忙。 ??事情大了就会招惹各种议论。吴老师收到了这么多粽子,引来的自然不仅仅是吃客。父亲当时是学校负责人,所以,我知道的事情要比一般同学多一点。但那时哪里知道半个世纪都过去了,这份粽子还挂在心上呢。实在那时年纪小,只记住了一只只香喷喷的菱角般精巧的粽子,那些相关的人事,已经完全模糊了。好像最后是对吴老师做了个“下不为例”的提醒。 ??当年我最讶异是那送十个粽子的豪举,但今天,我更佩服的是送一个粽子那孩子的勇敢。 ??不过,可别就以为吴老师是那种满心慈祥的老师,才不呢,如果学生令他不满意,脾气上来,他还有一个名字“吴一蹬”。只是,等你表现好了,他又笑脸相迎了。那时候的家长好像还是私塾年代的概念:老师啊,小鬼不听话你就打,打坏了不要紧。而孩子们,被家里大人身边小伙伴来几下也是家常便饭,所以,吃老师几下打,也并不记仇。 ??我的同学Q,她弟弟是吴老师班上的学生,有时候她也跟着弟弟一起去吴老师那里看小人书。有一回,说是跟吴老师抢一本小人书,吵起来了,还动手了。Q真火了,把那本小人书撕了回家了。 ??我看到了那本被撕破的小人书,也看到了胡司令气恼地数说Q,可能就是身高的缘故,感觉还真是小朋友吵架的样子。 ??但是后来听别的同学说,先是抢书看弄耍子,但是后来吴老师手伸去了不该去的地方,Q才火了。 ??我不知道大人们知不知道这个情况。那时的我模糊地知道这不是件可以诉说的事情,似乎,Q是女孩子,让人知道就不好了。 ??时至今日,唯一可以让我心安一点的是,Q当时打回去了! ??后来,听说吴老师病了,被医院。 ??说只有食堂的烧饭师傅小牛去探视过,回来后说,胡司令在里面,挺可怜的。 ?? ??又矮又胖,总是气鼓鼓火冒冒骂骂咧咧的胡司令吴老师,已经辞别人世了吧。 ?? ?? ?? ?? ??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yx/92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尼泊尔心之旅六博卡拉费瓦湖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