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a_5522612.html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删除)

家乡凤山镇是个满乡,金风满韵浓郁。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有的人家还继承着祖先“穴居人”的遗风,在屋里挖一间“地穴”,夏天里住人;还有的人家爱吃“泡糟米”,也就是东北满族的“酸汤子”,体味那种酸辣爽的快意;办婚礼时,还有人家在邻居设“下处”,新娘先住下处,次日婚礼;女人们见面时,还习惯性地行“拉手礼”“抚鬓礼”,勾着对方双手,再腾出右手抚摸对方鬓角;农村男人有的还用“火镰子”打火,点烟袋。就连孩子们玩儿的游戏,也洋溢着浓浓的八旗遗风。就比如这打尜儿、打格档、创拐、二人三足、跑马城、歘(chuā)嘎拉哈……

“打木尜”之前,先找一段拇指粗细、三寸来长的桦木或柳木,用刀削成两头尖尖的木尜儿,然后用一根小擀面杖大小的“尜棒”去打。大街小巷、三四个人,就能玩儿得热火朝天津津有味。打尜前,先在地上划出一个一米直径的“疆”,然后敲击木尜的前尖儿,在木尜儿弹起的瞬间,挥动尜棒,将木尜儿击打出去,打得越远越好。这个游戏练的是眼力,木尜儿弹起的刹那,相当于敌人射的箭飞过来,箭尖飞到了跟前。此时,瞅准了“啪”的一下,把箭头击挡开,时间不过几分之一秒。因此玩儿打尜儿的实战意义,就是练习手疾眼快“挡箭尖”的高超本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删除)

玩儿“打格档儿”,先将又细又长的高粱秆,从关节处撅断,变成一截一截的“格档儿”。还得选一块得心应手的“排(pǎi)石”。排石,我们叫的时间长了,就简称“排”,因此这个游戏既称为“打格挡儿”,也称为“打排”。玩儿之前的挑选“排石”,可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我们都是到牤牛河边儿的“滑石溜”去寻找“排石”。寻找一块好的“排石”,就像寻找祖先预留下的一件兵器,等待我们去发现。于是晴空万里之下,我们一个个猫腰低头,目光如炬,盯着脚下仔细地寻找。千挑万选之后,终于得到一块巴掌大小、一指来厚、溜光水滑的灰色河卵石,然后像武士选好兵器一样,小心地揣在裤兜里,哪怕走道儿时裤腰带坠得要往下“秃噜”。我们在没事的时候,也会下意识地把“排石”掏出来,细细地摩挲、把玩,还会互相比一比“排石”的品相、大小以及轻重。

“打格挡儿”的规则是:把一块火柴盒大小的枕头石,放在大道的一边儿,然后大家“下格挡儿”。一局里大家讲好下几根儿,然后把“格挡儿”左一节右一节首尾相连,在大道上横搭出一个一字长蛇形。这时大伙按次序“发排”,谁把“排石”扔得最远,谁先回身“打格挡儿”。这个游戏的实战意义,是练习“打箭杆儿”。那一根一根的“格挡儿”,就相当于打仗时射过来的箭杆儿。看准了箭杆儿,用手中的东西打过去,要的是“眼准”和“手准”,真的打仗时时,就能击打敌人射过来的真箭杆儿,保护自己不受伤。

冷兵器时代打仗,当手中的刀枪棍棒失掉后,“膊楞盖儿”就成了最后的武器。于是,“创拐”游戏就成了练习技击的最好办法。“创拐”就是“撞拐”,用左手搂起右脚,趁机用膝盖猛撞敌方的胸口窝儿。准确的有力一击,很可能就让敌人疼得直不起腰儿来。因此“创拐”不单是十岁八岁的孩子玩儿,就是三四十岁的大人们,也是抬腿儿就来。那街头巷尾,影院门口,排队购物的空地,但凡是人多势众的地方,都是“创拐”的好战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删除)

创拐前,要先臆想敌手,充分培养自己的斗志。比如遇到河对面的“仇家”,或是相邻胡同的“对手”,就要报上次“创拐”的一箭之仇,这样更有战斗激情,更有胜利后的荣誉感。只待有人一“叫号”,这边厢亮出膝盖冲上去,就是一通大战。三个回合下来,赢了的一脸得意,输了的也不嫌乎丢人。敢上场,那,就是英雄。

与一条腿的“创拐”相似,“二人三足”游戏也是玩儿的“腿上功夫”。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二人三足”在我们学校的运动会上,一直都是保留项目。“二人三足”游戏,表面拼的是节奏感,其实靠的是两个人的互相信任、心理默契。发令枪响后,大家争先恐后,先跑到为赢。这个游戏的趣味性在于:两人中间的那条腿捆住后,两人只有“三条腿”。真跑起来往往是节奏不合拍,一个人“拖”着一个人走,不是这个被伙伴“摔”倒,就是那个被伙伴“绊”倒,观众席里便是此起彼伏的哄堂大笑。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删除)

“二人三足”有个生死相依的故事:相传,努尔哈赤有两个下属,是亲哥俩。在一次惨烈的战斗中,哥哥赵国山折了一条右臂;弟弟赵国河失去了一只右脚。二人从昏迷中醒来时,战场上就只剩下他俩了。哥哥想背着断腿的弟弟走,弟弟想扶起断臂的哥哥走,可是哥俩怎么走也走不远,就摔倒在了地上。后来,哥哥试着把弟弟的伤腿绑到自己的好腿上,二人用“三条腿”走了半天一宿,终于走回到自己的大本营。这两个人不离不弃互相救助的故事,成为激励士兵的一种精神力量,于是“二人三足”就传承下来,成了一个练兵项目。

还有一个跟腿脚有关的项目,就是“踢毽儿”了。那时家家都养几只鸡,找两枚“清钱”,再选几根鸡毛,扎个“鸡毛毽儿”,连七八岁的孩子都会。而大一些的孩子,会选用野鸡的毛扎毽子。一到腊月,集市上卖野鸡的猎户很多,普通居民就会买回两只当“年过货”。大孩子就专挑野鸡脖子上的多彩羽毛,扎出一个光彩闪烁的鸡毛毽儿。于是院子里、大街上,仨一群俩一伙,撒着欢儿踢一会儿鸡毛毽儿,就觉得浑身上下暖呼呼,小脸蛋儿红扑扑,心里特别高兴。

踢毽子始于汉代,玩的花样儿上百种。有清一代,八旗兵冬天踢毽子,也是为了锻炼腿脚的灵巧性。演变到民间,孩子们踢的毽儿,就有了诸多的童趣儿,不仅有“盘、拐、磕、蹦”的基本脚法,还有成套的动作配口歌儿,嘴上唱着歌脚下踢着毽儿:一个毽儿踢两瓣儿(踢两个);打花鼓买花线儿(盘两个);里踢外拐(踢一个,拐一个);八仙过海(剪打一个);九十九一百(顶一个,踢一个)。如果中间失误,那么轮到自己踢时,在失误处接着套路踢,就是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删除)

踢毽儿游戏,女孩子多男孩子少;而“跑马城”这个游戏,男孩子多女孩子少。满族人家让孩子玩儿“跑马城”,是训练孩子破城摧营的必胜信心,将来真的攻城时,就像玩儿一样取胜。“跑马城”开始时,人分两拨儿,互为敌方。人越多越好,这样“破城”的时候,混战、胶着在一起,很有意思。攻城守城的双方,谁也不怵谁,还你一句我一句地“叫阵”:“雉鸡翎!跑马城!马城开!打发丫头小子过城来!”然后,这一方就轰隆隆冲上去“攻城”。攻下这一城,双方交换防守身份,再战第二回合。

一般的弱小民族打仗,常用“哀兵心理”来激发士兵的勇气。满族人却在平时的游戏里,培养孩子“以小搏大”的取胜心理,就比如这男女都会的“歘嘎拉哈”。

“歘嘎拉哈”,源于满族人的祖先——女真人。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有一位大将叫金兀术。金兀术小时候淘气贪玩儿,什么本领也没学会。后来,他在一位老妈妈的指导下,先后捕获了三种动物,得到了三种嘎拉哈,也具备了三种本领。他先是打了一只狍子,就玩儿狍子嘎拉哈,感悟什么是灵巧;然后打了一头野猪,就玩儿野猪嘎拉哈,心里具有了胆略;最后他捕到一只大“黑瞎子”,就玩儿黑熊嘎拉哈,变成了一个有胆量的人,后来成了战功赫赫的金国大元帅。这个成才的故事传开后,大人们就把各种嘎拉哈收集起来,让自己的孩子玩儿,让他们知晓各种动物的本领,然后去模仿去超越。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删除)

嘎拉哈,是动物后腿上的距骨。最早的时候,人们用鹿、獐、狍、麋的距骨做嘎拉哈。后来民间普及了,就选择羊的距骨,染上红、绿、蓝、黄四种颜色。嘎拉哈有四个面,分别叫“珍儿、驴儿、背儿、坑儿”,玩法有“弹珍儿、抢暴子、抓对儿、歘子儿、赶羊、撂四样儿”。不仅大姑娘小媳妇爱玩儿,就连半大小子也掺和在一起,玩儿得不亦乐乎。“歘嘎拉哈”,凤山人叫白了,就叫“歘嘎拉”。作为一种心智游戏,用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性,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满族军训性的游戏还有很多,诸如“骑马站”,让孩子骑在两个人搭成的“马”上,锻炼马上挥刀使棍的技巧;玩儿“打拨球”,类似玩儿棒球、垒球,训练孩子目测距离、打准目标的本领;玩儿“踢行头(踢猪尿脬)”,通过类似踢足球的奔跑抢球,锻炼孩子脚下的灵活性;玩儿“跳骆驼”,训练孩子飞身越上敌骑、擒拿敌人的本领……

满族人军事训练“从娃娃抓起”的习俗,使士兵具备了较高的个人作战素质,能够赢得一场又一场胜仗。早在努尔哈赤统一东北时,满族人就和各个部落以及蒙古人交过手,每每以少胜多,被称为“满人不过万,过万不可战”。满族入关之前的“萨尔浒之战”,明军出动10余万人,后金军6万余人,最终后金军大胜;持续两年的“松锦之战”,明军13万,清军11万,清军大胜,最后从山海关长驱直入,一统中原。

侯铁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yx/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