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军画的活蟹,不如吃剩的死蟹卖万,
北京治皮肤病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c/140106/4322698.html 冷军画的活蟹,不如吃剩的死蟹卖万,放大10倍看更是拍案叫绝! ▲螃蟹照片。 画蟹,对于写实油画家来说,和画其他的静物没有什么区别,造型和色彩精准,照样可以画成很逼真,被人误以为照片。这对于中国写实画派的领军人物冷军来说是小菜一碟。 ▲冷军肖像油画《肖像之相——小唐》局部。 他的作品贵在对细节上事无巨细的刻画,刻画到无论是你远观还是近看,哪怕你拿放大镜看,也丝毫没有破绽,十分完美。所以,他的作品你只有感叹的份,不仅是精湛技艺,还有那份耐心和细致,一般画家很难做到。 ▲冷军。 他画蟹上拍卖市场的有三幅作品,一幅是他画的油画梭子蟹,个体巨大,蟹壳坚硬,质地厚实,油光发亮,尤其蟹壳两头尖尖的,被刻画的无比锋利。而张开的蟹鳌上的斑点,张牙舞爪的蟹脚造型,左边一只少了一截的蟹脚的旧伤等这些细节,无比逼真,让这只明明煮熟了,蟹体通红的巨蟹,还是一副活着的样子。这难道是冷军要表达的虽死犹生的主题? ▲冷军油画《梭子蟹》。 另一幅油画背景是黑色的,画面上被15只蟹塞得满满的,而且这些蟹都是肚子朝天的,很明显是死蟹,画得依然很逼真,但不知道冷军画这幅画,是想要表达什么?还是纯粹为了画死蟹而画死蟹? ▲冷军油画死蟹。 第三幅是冷军用水墨画的螃蟹(见下图)。这幅国画和他前面的两幅油画梭子蟹和螃蟹有很大的区别,油画用的是写实风格,国画是写意兼带工笔。相比较而言,国画想要把螃蟹画好更难。冷军画了三只螃蟹,一只肚子朝天,正挥动蟹脚要翻身,上下方两只,一只趴着,一只正朝向它们爬过去。画面很生动,用的也都是淡墨,螃蟹的背部用的是写意手法,蟹脚部分又偏工笔,尤其尖尖带勾的部分,看起来很锋利。能画到这个程度已是不易了,也很有韵味了,但是在广州一个拍卖会上,这幅国画只拍出了2.07万元。不知当时是个什么情况。 ▲冷军国画《螃蟹》。 画水墨画的螃蟹之难,很多画家都深有感受。比如国画大师齐白石,他爱吃螃蟹也爱画,但要画好,齐白石可费老劲了。胡佩衡、胡橐在《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一书中,对此有具体的介绍。齐白石在50岁前画的螃蟹,蟹脚是滚圆的(见下图)。50岁那年一次和家人吃饭,他发现盘中的螃蟹,才知道自己画了30年,为什么蟹脚老是画不好,画得不活,原来这蟹脚不是滚圆的,是扁扁的,又是鼓鼓的,有棱有角。 ▲齐白石国画。 画蟹脚如此,画螃蟹的背壳就更加难了。从看不出用笔痕迹的一团黑墨,到改用两笔画,60岁,又改画三笔,到70岁,再改为“竖三块”,用笔更有力道,并有了凹凸不平的质感。到了八九十岁,变成枯笔和残缺用笔,甲壳反而具有了更坚硬的质感,让笔下的螃蟹更加传神。 ▲齐白石画螃蟹的“竖三块”。 其中在齐白石众多的画蟹作品中,有一幅画了吃剩的3只螃蟹,取名《夜深独酌蟹初肥》(见下图),笔墨格外简洁,整个画面上,既没人也没有碗筷等其他东西,只有一只浅盘里有两只煮熟的螃蟹,颜色朱红又带点暗色,比煮熟的蟹红要暗一点。桌上是一只吃剩的,扔着五只蟹脚两只蟹鳌,一个蟹壳。蟹脚中放着一只小酒盅,一把大酒壶。边上是一蜡烛台,插在上面的蜡烛,烛火摇曳。 ▲齐白石国画《夜深独酌蟹初肥》。 上面的题款也很有意境,意思是夜深了,你看蜡烛已所剩不多了,老夫一人独酌吃螃蟹,慢慢地在品尝其美味。为此再三画此独酌图,一是盛情难却,非要画出来不可,二是画了多次,这幅是摇着扇子画得最满意的一幅。就这看似无意的普通落款,却让细品慢饮的逍遥感跃然纸上。 ▲《夜深独酌蟹初肥》题款部分。 这幅画的精妙之处,还远不止如此,放大10倍(见下图),看三只螃蟹的眼睛,仿佛还没有睡醒,抱着两只大蟹夹子处于醉酒之中。有网友称这莫非是醉虾系列的醉螃蟹。夜深独酌,酒不醉人人自醉,连螃蟹也醉了,这更加衬托了独酌的主题,醉得如此令人心酸,令人拍案叫绝! ▲《夜深独酌蟹初肥》局部放大10倍。 让看似简单的画面焕发出异样的精彩和韵味。把三只吃剩的死蟹硬是画活了,画出别样的味道。《夜深独酌蟹初肥》在中贸圣佳国际拍卖会上,以万成交,成为齐白石画螃蟹中最贵的一幅作品之一。 ▲齐白石画螃蟹的国画作品。 (文 陈洪标图 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jg/8983.html
- 上一篇文章: 稻将熟,蟹长肥,游蓬莱必配上一顿蟹之饕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