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3月6日

开展的“宅家战役亲子厨艺秀”比赛

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

活动共收到份作品

并于3月9日-3月12日进行了线上投票

根据投票结果取前16名为获奖作品

那么

注意注意

大家期待已久的获奖名单正在向你们扑来

不得不感慨大家厨艺精湛

宅在家中,用色香味美的菜肴,感受亲情的温暖

品味家乡的味道,同学们做出的菜品更是一个比一个好看

获奖名单

下面来欣赏一下获奖作品

一等奖

温情一刻之羊杂:

做羊杂的过程极其繁琐,由于遵从疫情期间工作安排,我们选择了在晚上洗羊杂用煤火燎净羊头毛和蹄毛,由于在黑夜,做起来非常艰难。但是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我很快乐!更有趣的是在完工后,我们脸上都有少许不经意间抹上的炭灰。世界上任何的美食都比不了妈妈做的饭,最快乐的时光是和家人在一起。

二等奖

温情一刻之芙蓉虾球:

虽然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让我们不得不宅在家中,但是这也给予我们真正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这不,能有时间与妈妈一起做美味的芙蓉虾球。一家人围在桌前其乐融融品尝着菜肴,爸爸吃后点着头说到:“这道芙蓉虾球味道不错,这段时间咱们也能好好在家了。”看着爸爸妈妈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我想这是属于咱们一家人的温情时刻。是啊,远在新疆读书的我一学期才能回家一次,父母平日也忙于工作,能有时间和妈妈一起做菜,和家人一起品尝,这着实是值得铭记的一刻。

温情一刻之花卷:

爸妈一起送我到塔里木大学,几个日夜,只是为了把我安全送到学校。到了学校也一直在忙碌收拾东西,都没有休息一会,把我安顿好后,没有在学校多停留一刻。又马不停蹄的回去了。这一切只是为了我。

是你们,我的父亲母亲,给予我生命。是你们,教我做人的道理。是你们,让我学会坚强,学会坚持。感谢你们,我的父亲母亲,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温情一刻之饺子:

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过倒着”,北方人民对于饺子的喜爱可见一斑了。

我吃过饺子,看过别人包饺子,却没自己动手过,这次家里要包饺子,我要大显身手了。都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不我忽然想到,要不包个兔子的饺子吧?我往面皮中间放了一团肉馅,使劲挤紧面皮,却不料挤爆啦。不过没事,我捏了一点小面团,补在那儿,充当兔尾巴。之后,我给他精心打扮了一番,长耳朵,大眼睛,三瓣嘴,一只活灵活现的面兔子展现在我面前。此时,爸妈也包的差不多了。饺子可以下锅喽。我们把它们放进锅里。二十分钟后,一股浓浓的白烟把我勾了过去,饺子熟了。揭开锅盖,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这么多饺子竟然只有一个烂的,那就是我的“兔子饺子”。妈妈笑了,“这敢情是兔子吃草啊!”兔子的大肚子都崩开了。

三等奖

温情一刻之椒麻鸡:

总有一些东西无法被记录,却深深的沁入心尖,就像味道,美食的味道总能唤起不同场景的记忆。记忆里甜如蜜的是等待妈妈在厨房一番忙活后的美食,儿时妈妈手中的味道在我心中留刻,现在妈妈的味道用我的双手去记录。

温情一刻之寿司:

疫情期间在家,天天刷抖音的小妹老是吆喝着想做些美食来长长自信!哈哈哈哈哈,我们就想到了做个寿司。于是,一个明媚的下午,我和妹妹便着手准备“姐妹版”寿司啦。

温情一刻之三鲜馅饺子:

这回的饺子是我和妈妈一起包,爸爸在旁边拍的照片。在这次厨艺大赛之前,我只是偶尔帮妈妈打过下手,但这次,是真的全程参与了一次。从准备食材,调汁,擀饺子皮,到最终饺子包成,我们一起尝到饺子的香,更是深深感觉了妈妈的爱啊!

在擀皮的时候,我偷吃了一口已经熟了一锅的饺子,我的天,那个虾仁简直太香了。哎呀!结果被我妈发现了,哈哈哈,老妈悄悄用手蘸了一点面粉,往我脸上一划…我怎会罢休,我顺手把刚擀完皮上的面粉一摸,一下就抹到了老妈的右脸颊上,哈哈哈啊哈哈哈……就这样结束了饺子皮上的最后一点可怜的面粉…

终于大功告成。老爸悄悄跟我说,是不是应该给你妈喂一个…我想了想,确实确实。吃饭的时候,我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趁老妈还在忙的时候,蘸了一个饺子,端着碗,大声一喊:老妈!来!快尝尝这个饺子,这可是我包的呢!哈哈哈啊哈哈哈,老妈也笑了,装着半推半就,一口就把饺子给吃了…

感谢这次厨艺大赛的机会,让我老妈有了一次亲密相处的机会。

同时,向前在一线那些医护工作者,青年志愿者和许许多多的解放军人们致敬!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我们等你归来!!!

温情一刻之面:

审视母亲的手。数年的劳作让那双原本水灵细腻的手变得有些粗糙,纹路和茧子肉眼可见。可是看着她和面还是那样有力,切、擀、包,还是那样灵巧,一个个秀美精致的水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盖帘上。在沾满面粉的手上飞舞,仿佛艺术品诞生一般,反观我的杰作,我却只能自愧不如。

温情一刻之美味鸡公煲:

最近我们这里可以出门啦,为给我们改善生活,老爹出门前买了一只鸡,我和我妹自告奋勇展示我们在抖音上学习的新做法——鸡公煲。不太熟练的我们成功错过了平时的饭点,我老妈来观察进度,我老爹回来后也进了厨房凑热闹,并在旁边进行(xia)点(zhi)评(hui),然后被全家人嘲笑。这道菜在我们家十分受欢迎,在吃饭的时候我妈突然感慨道很久没有全家人在一起连续吃饭这么长时间了。我想对于家人来说,爱也是在一起吃很多很多的饭吧。

优秀奖

温情一刻之鱼香肉丝:

这个春节对于我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与往年相比,虽少了外出拜年的奔波,但多了与亲人沟通谈心的机会;更加不同的是往年是和父母共度春节,而今年是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共度。

“疫情当前,生活向前。”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春节,我与家人们一同看电视、一起做家务,享受着家庭舒适生活的同时也践行着家庭成员的责任。在近一个月的居家生活,不仅增加了与爷爷奶奶间的沟通,还在奶奶的指导下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菜品。

注定不平凡。我告别了煎蛋煮面的厨房小白,在厨房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爷爷奶奶聊天中了解他们眼中我父母的形象,共谈我儿时的糗事;从网课中与老师们隔空探讨,提升自我。

温情一刻之宝鸡臊子面:

一碗简简单单的臊子面,包含了我对妈妈的味道的记忆,从小到大,都是妈妈为我做臊子面,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也为妈妈做了一次臊子面,听说要和做好的食物拍照片,妈妈就先来了一个摆拍,让我拍下了她的笑容。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感觉妈妈变得更年轻了。

温情一刻之馋猫烤肉:

生活本无趣,和家人一起去做有趣的事,就过得滋滋有味。在疫情期间和家人一起去做各种美食,才是最开心的时刻。

温情一刻之搓鱼:搓鱼,因其成品的形状中间粗、两头尖,酷似小鱼而得名。每每吃到小时候的味道在舌间久久不能散去,小时候的故事就在脑海中呈现出来。还记得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做搓鱼,爸爸做搓鱼的臊子,一家人为了同一道美食共同努力。再次做搓鱼时,恍惚中那个氛围和那个感觉,就好像回到了过去。一道充满回忆美食,美哉,爱哉。

温情一刻之大盘鸡:

这是我第二次尝试做大盘鸡,每一步对自己来说都比第一次要激动,记得第一次腌制鸡肉的时候盐放多了,自己有点慌乱,爸爸看见我说:“没事,咸就咸一点一会做的时候要加水”。做完之后真的是有点咸,但是爸爸吃了说:“儿子很好吃,下次加油”。我知道这是在鼓励我,所以这次在腌制的时候,我特意让我爸来给我指导一下,但是我爸说你自己来,我在旁边看着,我相信你可以做到,我心里就默念自己一定要做好,之后腌制好了之后,炒出锅,爸爸吃了一口对我竖起来了大拇指。其实要是第一次和这次腌制之前没有父亲的鼓励和相信,自己也不会做好。所以学会炒这个大盘鸡很感谢父亲的教导。

温情一刻之农家手擀面:

这是本人亲手所做,由于妈妈在外打工没有回到家中,所以这个假期,做饭是我的日常。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农家手擀面,当然制作过程也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一些蔬菜切好后,正常翻炒即可,翻炒入味后加水烧开,然后就是一个比较有家乡特色的过程——和面和擀面。当然这对我来说都是比较简单的,因为我从六年级就开始做饭了,所以家乡的一些饭对我来说制作都是比较拿手的。

疫情当前,希望这小小的美食制作能给大家带来一丝温暖。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温情一刻之内蒙早餐的“土味情话”:

在现今这个时代大潮的涌动下,人们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与逐渐丰富,出行工具逐渐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也在逐渐提高,而其中饮食文化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起初的满汉全席,八大菜系到如今中西文化饮食的结合,人们越来越有着对于美食执着与热情。

我所要介绍的则是内蒙的蒙古果子,我们又叫做果条,是一种内蒙早餐的常见的食物,而当时内蒙人处于游牧状态,导致我们的食材都是从自然所给予的,果条的制作食材的话则是用动物脂肪榨油,用牛奶和鸡蛋将面粉发酵完成,将面擀成面饼,并将其切成条状,然后放入锅中让其自然油炸,油则是来自动物脂肪所榨出的油,最后将其炸成条状,吃起来美味。

而内蒙的手把肉则是需要将羊肉切好,并将其放入锅中,撒入大粒盐和切好的大葱,让其自然煮好。

而最有名的则是内蒙当地人的奶茶,将砖茶劈碎,倒入水中进行煮沸,然后加入牛奶使其变色,加入细盐和内蒙的炒米或者是奶皮,然后在锅中不断翻搅,使其茶香入味。而这些内蒙的传统早餐贯穿于我们的记忆之中,从未遗忘也从未割舍,而内蒙人的情怀也寄予早餐之中,在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中一直被延续下去,历久弥新。

做塔大人·树胡杨魂

end

—塔里木大学学生处—

编辑:陈可欣

审校:马腾飞宋文婕

[近期热门文章]

传递“正能量”——人物访谈活动小片场

“三行情诗诉衷肠,抗疫应援我先行”线上征集大赛获奖公示

“携手同心·共抗疫情”防疫知识竞赛获奖名单

同学,体育老师喊你运动啦!(内含老师示范视频)——不怕你不会,就怕做不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jg/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