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叔讲古说说那些年端午节龙船的那些事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a_4364576.html 龙船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端午民间习俗长盛不衰,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有着不同形式的展示,给龙船文化添上崭新的内容与含义。我国地缘广阔,不同乡村对农历五月端午节扒龙船的习俗又有着差异,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值得我们好好体味探索。 民谚说:“四月八,龙船透底挖”。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扒手们就要把深深埋在涌底或池塘里的龙船挖起来凉风干、上油,择好吉日将龙船头、尾披红挂彩装上龙船,放鞭炮仪式后可以正式开展端午扒龙船活动。 年土华村端午赛龙舟。(翻拍海珠区老照片故事系列) 今天 讲的是扒龙船被遗忘了的 过去的故事。 一行祝贺语引来万般情思翻开历史记录,那是年10月1日。那年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周年,距今足足64个年头,上了年纪的土华村民依稀还记得,当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在西郊海角红楼河岸举行了龙船竞赛庆祝活动,解放初期的热情澎湃、兴高采烈的感人场面深深地刻在那一辈村民脑海里。 洪叔拜访譚应响(右)老人。 今年端午龙船节前夕,我拜访了86岁依然身体硬朗、思维清晰、动作敏捷、眼不蒙、耳不聋的谭应响老人。他向我详细介绍了当年西郊海角红楼外河面龙船竞赛的壮观场面。言谈中,他带我回到了大半个世纪前的欢乐光景,末了,谭应响老人提笔为我写下当年土华村西约谭姓龙船与新洲渔民合作,一举赢得广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龙船竞赛活动第一名的往事。 边回忆往事,谭应响老人边写下当年获赠镜屏中"藉飞龙而夺标归“字句。 土华村西约谭姓龙船由此得了“玻璃占”(“玻璃占”原来是指稻谷中一个品种,借喻土华村西约龙船好似这种稻谷一样“两头尖",当年西郊海角红楼龙船比赛后,村民以新潮的称谓“玻璃占”来指代“两头尖"的龙船)的美誉。新洲渔民队特意刻制一个玻璃镜屏回赠土华村西约谭姓,上书:“藉飞龙而夺标归”。可惜年代久远几经折腾,玻璃镜屏已荡然无存,难得谭应响老人头脑清晰牢记此事,一字不忘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完整回忆。谭应响老人家功德无量! 南湖竞渡也扬威六月广州艳阳高照,白云山下南湖正举行龙舟赛。彩旗飘飘,锣鼓喧天,火红凤凰花与蓝天白云倒映,湖光山色成一幅美轮美奂的图画。那是年6月19日广州市第四届“希乐顿”杯龙舟赛在广州市场南湖湖面进行。参赛区包括:海珠区、黄埔区、白云区、天河区、芳村区、番禺县、增城县。土华村龙船队代表海珠区参赛,按竞赛组委会规定,本次竞赛以竞速米×2(折回计时)赛制进行。 洪叔拜访参加年6月19曰广州南湖龙舟赛的土华村队舵手张伙根(83岁)老人。 当年龙舟赛海报。(翻拍) 年6月19日广州南湖龙舟赛决赛表(名次)。(翻拍) 广州城万人空巷,四乡人潮湧向南湖观看一场你追我赶的盛大龙舟竞赛。桡手们准备使出浑身解数,比体力,比技术,场面激烈的赛龙奇景将在南湖上演。 首先上场表演的,有航空模型表演、航海模型表演、机帆模型表演、摩托艇滑水表演、龙舟队表演……精彩表演引来阵阵掌声,赞叹声不绝于耳。下午二时三十分,随着指挥台信号枪声响起,年广州市第四届“希尔顿”杯龙舟赛序幕拉开。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拨动着每一位现场观战的市民,激励着每位奋力拼搏的桡手,运动员们个个虎背熊腰赤膊上阵,他们皮肤坳黑,展现着藕瓜粗的手臂。按着指挥哨声,整齐划一的桡一起一落,龙舟劈浪前进水花飞溅,龙舟似离弦箭直飞向目标。当旗手夺得标旗归,又是一阵阵掌声雷动,观众雀跃欢呼,热血沸腾。 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结果出来了——海珠区新滘土华村龙舟队以第三小组第二名出线,与另外8支龙舟劲旅决赛,最终得到了第五名。 事隔多年,我拜访当年参与比赛的梢公张伙根、黄金城,桡手黄金满,他们仍记忆犹新,激动心情于今难忘。他们说参与这样大型的赛事自然是高手林立,大开眼界,增广见闻,在竞技场上找到自己龙舟队不足之处,学习人家长处,为日后竞赛努力拼搏夯实基础。当年比赛还衍生出桡手中的一句流行语叫做“机械手”,表示桡手们扒挠动作“频夹密”。 经过三个小时激烈竞赛,在掌声夹着阵阵喝彩声、鞭炮声中,竞赛所有议程完满完成,广大人民群众才依依不舍有序离开现场。 老照片中的你、我、他我们端午节扒龙船有很长的历史渊源,有着深厚的村民基础和热情。村里保存着旧时参与龙船竞赛所获得的奖杯、奖状。 土华村历次参与龙舟竞赛所获奖杯,奖状展示。(翻拍) 一张张黑白照片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昔时血气方刚的青壮年奋力拼搏,现在已颐养天年。你还认得照片中你、我、他吗?岁月不饶人,青春岁月已成过去,留着美丽回忆活在当下,老一辈桡手在大树荫凉处、祠堂中抚摸着晚辈宽厚、健硕的肩膀,慢条斯理絮絮不休地说着那些年代的威水史……哈,好样好样! 年黄埔村江边《赛龙夺锦》。(翻拍海珠区老照片故事系列) 端午传统民俗文化节日必不可少的是龙舟竞赛这个重要活动。从当初的祭祖、纪念、庆丰……逐渐演化成向娱乐、竞技方向发展。在欢乐的气氛中,一道道富有历史意义的民俗文化传统就这样在有意无意中传承下去。华洲互动小灵通欢迎华洲街坊扫描以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jg/6364.html
- 上一篇文章: 领略中华美食北京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