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怀古,清源山问道福建行第四
时间:年4月4日 行:民宿-洛阳桥打车21元;洛阳桥-西湖公园打车23元;清源山-面线糊晚餐4.5元 住:泉州华侨馆驿七号元 吃:清源山午餐加买水71元;面线糊晚餐34元;蛋糕烤肉、菠萝29元 玩:清源山门票元 合计:.5元 泉州游览:洛阳桥-西湖公园-清源山 今天原计划是上午去爬清源山,但大家起床比较晚,外加郝同学和小男下午要赶飞机回北京,怕时间来不及,我把爬山时间挪到了下午。查了下泉州有个洛阳桥,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还有三个是潮州广济桥、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便决定上午去洛阳桥,下午再去清源山。 在民宿边逗猫边吃完早饭,我们打车前往洛阳桥,司机停到了桥北岸。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位于洛阳江水道之上,桥长米,宽7米,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 洛阳桥址位于江海汇合处,江潮汹涌,浪涛搏击,所建浮桥常被风浪冲垮。宋皇祐五年(公元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首创新型桥基──“筏形基础”,即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洛阳桥桥墩全中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为了巩固基石,还首创了“种蛎固基法”,即在基石上养殖牡蛎,使之胶结成牢固的中流砥柱,这是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先例。洛阳桥的建造为南宋时期泉州漳州出现的大规模造桥工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洛阳桥桥北立有蔡襄像,凝视着这座一手打造的千年古桥。 当时桥北正在施工,工程机械的噪音破坏了清净肃穆。我们在桥上大谈历史,记得是婷总在给讲秦王扫六合这一段,间或讨论下诸子百家。我们慢悠悠的散步,而不是行色匆匆的打卡,一边聊天一边找寻桥上古迹,再极目望望东逝江水,大家兴致勃勃,早把施工的噪声抛到了脑后。 洛阳桥附属文物很多,现存的有2座塔、2座亭子、3个祠庙、4尊武士石像、20方历代碑刻,受施工影响,我照的石像、塔、亭的照片背景凌乱,意境全无就不放在这里了。 从桥南下桥直行约米即到达蔡忠惠公祠,是北宋时为纪念蔡襄的功劳而建造的,祠中有两块大石碑,刻着大书法家蔡襄所撰的《万安桥记》,记述建桥过程。此碑文章精炼,书法之遒丽,刻功之生动,世称“三绝”。 游毕洛阳桥,我们前往离清源山和所住民宿都不远的西湖公园,本意是在这附近一起吃个午饭,就该分别了。但时间还早大家又都无食欲,就从西门进入穿公园而过,走到中心位置的时候,郝同学和小男看时间差不多了,就拐向南门离开。这是此行的第一次分别,大家在一起短短的三天半时间,一起爬山望海,一起看日出日落,时间虽短回忆很多,且待来日有机会继续同行吧。 剩下的四个人继续穿过西湖公园,从东南门出去,这里距离清源山只有1.5公里,我们在靠近清源山景区的路口环岛附近找了个饭店吃了午饭后来到清源山。游客中心外有个牌子,上面是一些旅行导览APP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gx/9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特工外卖,姐就是画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