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xwdt/210706/9150598.html

虽然读库的漫画书还没出,但我们已偷偷和一些创作者做了些小尝试。“漫编室”就是其中一项,我们联合漫画家阿涩,按时节推出一些小画。这个系列从大寒开始,以二十四节气为轴,写写画画阿涩眼中的动植物。在这之前,让我们了解一下阿涩,以及那些躁过并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说起国内的独立漫画作者,你也许会列上几个名字,比如烟囱、左马、我是白、胡晓江。但也许你不知道阿涩,因为他太低调了,比左马还低调。

记得一年前联系到他时,想约他画一篇“大海”主题的短幅漫画,他爽快应下,但在我开心等待收割的时候,他放了我鸽子。本来心有哀怨,但听过他的理由后,却生出一股柔情。

“我脑海里是有一篇关于大海的故事,但我觉得用几个画格不够,我想好好做这个选题,所以给我点时间,让我慢慢画行吗?”

你说一个编辑怎么能拒绝这种诚恳的诱惑?只得说,行。

不过在等待过程中,我还是耐不住,日夜琢磨如何才能见缝插针得让他画点儿东西。为什么想让他画点儿东西?

因为他画得好。你能看出线条背后的岁月,以及他对所画之物的凝视。

在繁杂世界里待久了,人就容易烦躁,没耐心,被互联网绑架着,想快快快,想飞,想上天。

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一切都要积累,一分一秒,一笔一画,有人需要五年,有人需要二十年。阿涩是后者。

年,二更以“平行人生”为题给阿涩拍了一个记录短片,在视频开头,他说“我是一名爱画画的小学老师”。

他生活在浙江诸暨,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临义乌。一个好地方。尽管他最初想逃离这里,但最后还是扎下根,教书画画,赚钱养家。

你可能无法把这个70后和独立漫画联系起来。独立漫画难道不是应该天马行空、自由洒脱,不是逃避世界就是毁灭世界吗?真不是。

《平行人生》(二更视频)

有人直面生活最惨白的变迁兴衰,且在直面后依然画画,一点儿不躁,或者说躁过,但与自己和解了。无论我说画得好或不好,画这个或画那个,他都沉得住气,坚定得画着他认为最好的、无可取代的一些东西。在与他磨合的这一年里,我反倒因他而审视自己的躁。真惭愧。

因为他有自己想完成的一部作品,而且当时手头还画着其他约稿,不知从何下口的我,只好约点小东西,比如:画些能代表季节变迁的动植物。想把他的画按照时间节点,作为漫编室的“报时”,尽管挺大材小用。

可能因为是小东西,他又爽快应下。这次没放我鸽子。

除了画,他还写了点文字,文字量远超我预期。本来一张图一句话的事,他给了我好多好多句话。

看着那些话,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个文盲,特别失落。因为对这个世界,我以为该知道的我都知道了,该经历的也都经历了,但他的文字却唤起我的缺口:没和自然万物亲密接触过。

从小被养在楼房里,长大后去超市选洗干净的菜和切好的肉,对行道树和树上的鸟熟视无睹,就算睹了也分不清种类叫不上名字,其他就更别提了。

和阿涩画的动植物比起来,我想象中的那些动植物相当贫乏,贫乏得像封在塑料膜里。

而他呢,从小长在外婆家,乐家坦村老台门,那是一座巨大的老房子,坐落在江畔。干农活的确苦累,但摸鸭蛋偷桃儿和老鼠斗智斗勇,识得每种花草和小虫,懂得怎么杀生和播种,与自然最原始的碰撞。他儿时的记忆丰饶到令我嫉妒。

他的第一部漫画作品《最遥远的地方》,就是讲在外婆家的生活。而当他的作品还未完成时,外婆家的房子就拆迁了,只剩一片废墟。

《平行人生》(二更视频)

《最遥远的地方》(阿涩绘)

对此他阻拦不了任何,能做的,只是把这些画在纸上。有时我觉得,他在自己的世界里走不出,他闷头在江南水乡里,在儿时记忆里,什么时候能走出来呢?应该是他把这些记忆都输出后,才能清空身体,走向下一个站台。

目前,他所有的作品都带着故乡和儿时的影子,约他画的这些动植物,也是他盘根交错的分支,可以洞见一个江南男子的怀旧与乡愁。

这次,他特地选了不常见或非常有地域特色的物种,给予它们黑白的血肉。他的动植物充满食色,十有八九都是可以吃的,还换着花样吃——

一般的米粉团里放多了菁,蒸过后颜色是墨绿墨绿的。

养蜂人把蜂箱子搁在草紫田里,酿出的都是紫云英花蜜。

炒绿茶必须当晚用大火“杀青”,炒得青草叶在热锅里啪啪作响。

摘下映山红,拔去蕊子,嚼起花瓣,那是一种酸津津的滋味。

从软熟的桃子开始吃,每一口都是酸甜的红桃汁。

豆腐和臭气熏天的霉苋菜梗一起放置,就是臭豆腐的由来。

韭菜择去根上轻薄的白衣,切段炒鸡蛋,一片黄绿相间。

而比喻特别粗犷,我肯定想不到这么撩人的句子——

那时的青皮甘蔗石硬石硬,像木棍一样,简直能打死狗。

冬瓜若照料得好,长起来很疯狂,动不动就有小猪那么大。

捏着南瓜柄吃南瓜就像吃冰淇淋一样。

其实拿出这个“报时”,我们也纠结良久。因为有人觉得乡土,而且也不是漫画。毕竟我们想做一个超酷的漫画编辑室。不过转念一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且把想做的事坚持下去,无论对于创作还是生活,没什么比这更酷了。

以下附上大寒时期,阿涩的两组小作。大家可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gx/9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