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习小小的船教师笔记,带领孩子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老先生写的一首经典儿童诗,四十多年前的教材里就有这首充满童趣的,朗朗上口的小诗了。 晴朗的夜晚,弯弯的月儿好似挂在空中的小船,“我”坐在“船上”看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可爱的比喻将遥远的月亮一下子拉到孩子面前,现实和想象融合,脑海里出现形色兼具的图画,带给孩子们美妙的感受。 我们一起学起吧。 一、读准生字,巧记生字,写好生字 1.老师范读课文,孩子学读课文,再借助拼音自己正确朗读生字和课文。 2.出示课文中加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去掉拼音再读。强调“船,闪”是翘舌音,而且“船”是三拼音节,孩子不易拼准,多范读多跟读。“在”读平舌音,“两,里”的声母是边音l,“两,星”是后鼻音。 3.正确朗读生字的基础上,教给孩子多种识字方法。比如动作演示法,“看”——将一只手罩在眼睛上往远处看。“闪”——请孩子双脚分开站在门下。再如编字谜法,“两”一横一框,两个小人藏中央。“里”土中长出一个太阳。孩子做一做,猜一猜,读一读,让枯燥的识字变得有趣起来,印象更深刻。 这一课要学会一个新偏旁——门字框,联系生活中门的样子记忆,“闪”就是门字框。 4.孩子记住生字,再将生字和熟字组成新词读。“船头,两头,里头,看见,星星,月儿”这样记得更牢固了。 5.出示四个要求书写的生字,“月,儿,里,头”老师范写,一边书写,一边说笔画名称,孩子跟着老师后面边说边书空。 在学习书写“月”字时,认识新笔画,横折钩,老师范写:起笔写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横平竖直,横短竖长,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 学写“儿”时,认识新笔画名称,竖弯钩。老师范写:从上往下,起笔时稍微重,向右转笔写弯时行笔要平,出钩时先顿笔。 引导孩子发现“月,儿,头”3个字撇的同异,“月,儿”的撇,都是竖撇,要写得端正。“月”中间两个短横紧靠竖撇,与右边的竖向笔画不粘连。“儿”竖弯钩起笔比竖撇略高,写在竖中线右侧。“头”的撇则要写得斜一些,撇和捺要写得修长,舒展。 6.孩子描红,书写,评价。 二、指导多种方法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想像画面,跟着学读。 2.让读得好的孩子朗读,提醒孩子“月儿,船儿”要读成双音节,不要读成课文的儿化音。 3.出示叠词,让孩子对比着朗读。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与“弯的月儿,小的船,闪的星星,蓝的天”对比着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叠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4、看图想像朗读,引导学生想象夜晚看月亮看星星的场景,体会那些快乐和美妙,读出诗歌的轻快。 5.反复诵读中,孩子背诵课文。 三、借助图画,理解课文,想像说话 1.先指导学生认真看图,说说图上看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出:蓝蓝的天空,有白色的云朵,有很多发光的星星,有一轮弯弯的月亮挂在天空,一个女孩坐在月亮上看星空。 2.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想到了什么?再出示小船的图片,说说它们的相似点。再相机指导孩子读课文句子。告诉学生,这句话不是说月亮小,而是月亮离我们很远看上去很小,所以说“小小的”,而“弯弯的,两头尖”其实是说月亮和小船形状很相似。让学生明白,第二,三行中的“小小的船”指的是“月亮”。 3.引导孩子想象说话:小女孩坐在月亮上干什么?孩子可能会说:小女孩在数星星,女孩在月亮上唱儿歌,女孩在月亮上和星星说话…… 4.如果是你坐在月亮上,会做些什么?孩子自由想象交流,不过多限制。让孩子在想象中体验那美妙的感觉。 四、练习运用,感受叠词的作用 课后第二题练习,让孩子仿例子,学习的字短语,用简单的叠词形容词语。“小小、蓝蓝、弯弯、闪闪”能强化或突出事物的特点。如“闪闪”能写星星一闪一闪的特点,给人调皮的感觉。可看出作者对这些景物喜欢的感情。 再让学生模仿说说,还有小小的什么?弯弯的什么?闪闪的什么?蓝蓝的什么?打开孩子思路,积累运用得更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gx/11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年级课文小小的船这首诗,蕴藏着哪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