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技术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上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在我省一年中有两个发生为害高峰:5-6月和8-9月。一般秋季为害重于春季。不仅直接食害蔬菜,还是十字花科病毒病和黑腐病的主要传播昆虫。 一、 为害特点 该虫为鳞翅目小型昆虫,又名两头尖、方块虫、吊死鬼。主要以幼虫为害。1-2龄幼虫取食蔬菜叶肉,残留表皮,在菜叶上形成透明的斑痕——开天窗;3-4龄幼虫食量大,常将叶肉吃成空洞、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幼虫常集中为害心叶、嫩茎和花蕾。在食害的同时,常可由汁液传带病毒病和细菌病害,最常见的是十字花科黑腐病。 二、 生活习性 在华北、西北一年可发生4-6代。以蛹越冬,也可以幼虫、成虫在保护地内过冬。该虫具有发生世代多,繁殖能力强,寄主范围广的特点。成虫羽化当日即可交尾,1-2天后产卵,每头雌成虫产卵可达粒,产卵期可长达10天。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藏在植株隐蔽处,亦可随风远距离迁飞;有趋光性。幼虫共4龄。初孵幼虫潜入叶肉取食,2龄初从隧道中退出,取食下表皮和叶肉,仅留下表皮,呈“天窗”状;2龄后可将叶片吃成空洞,严重时仅剩网状叶脉;幼虫活跃,遇惊即快速扭动、倒退或吐丝下垂,转株为害。成虫发育适温20℃-30℃,10℃-40℃仍可存活并繁殖。5-6月、8-9月出现两个发生高峰,而秋季明显重于春季。同一年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套种,亦为害猖獗。 三、 防治办法 1、搞好农业防治,避免十字花科作物连作或间套作;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虫叶,降低田间虫口基数。 2、灯光诱杀。利用成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可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或日光灯诱杀成虫,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减少杀虫剂的用量。 3、采用性诱剂防治。这是一项最新的、先进的防治技术。将人工合成的性诱剂诱芯按每亩10-15个置于田间或贴于诱虫黄板上,7-10天更换一次。是省工、省钱、无污染的技术,应大力推广。 4、药剂防治。在1-2龄幼虫期及时采用药剂防治,可选用25%多杀霉素乳油倍、40%菊杀乳油0-倍、3‰苦参碱倍、25%灭幼脲3号-倍或BT(苏云金杆菌)乳剂或粉剂-倍喷雾防治。因小菜蛾对药剂极易产生抗性,应该注意交替用药;最好选择晴天上午或阴天喷药;当空气温度低于15℃时,不宜用药;喷药时注意尽量喷洒叶背面,并做到采收前7-10天停止用药,以防止蔬菜污染。 来源:甘肃 植物病虫害专家李廷群 更多详情...... 请拨打咨询 全省范围 不加区号 直接拨打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zz/9234.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安美食西安小吃腊汁肉夹馍,咬一口满嘴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