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杨澄甫宗师改编定型的八十五式太极拳流传甚广,因其动作舒缓大方,柔顺慢练也倍受中老年朋友的喜爱,但又因其套路冗长,动作繁多,有的练习者把其中的某些式子有的练偏了,有的练错了,比如杨式太极拳中的“玉女穿梭”一式,不少人就练偏了,没有练出“玉女穿梭”的真正含义,导致错练误练。

“玉女穿梭”一式并不象揽雀尾,单鞭等式在套路中出现的频率那么高,“玉女穿梭”一式仅在八十五式中出现一次,是野马分鬃单鞭式后,该式出现的频率虽极低,但其练法不一般,用法也很独特,不过编者发现,该式“玉女穿梭”有几种错误地练法。

一,练“玉女穿梭”势散,这里所说的势散指的是,上掤(圆转上翻)之手过高,下推之手过外(开),比如左势“玉女穿梭”,左臂由胁处外翻(圆转)上掤时,左手高度过头,导致左肩上耸,肋间肌肉上提,胸胁之气随之上逆,而后推之右掌本该置于左小臂之下,由于太开置于了左掌之下,造成整个穿梭势散,合不住气合也不住劲。

正确的位置是,上掤之左手不高于眉,应以肩平不耸肩为度,右手之掌随腰左转的同时,推之左小臂内下方,并且两肩要有内扣之意,左右皆然。

二,练“玉女穿梭”时没突出“穿”字之意,“玉女穿梭”主要练习的是外有“穿梭”之形,内含“穿梭”之意,“梭”子,就是八十年代以前农村织土布用的织纬线的工具,两头尖,形如牛角,“穿梭”就是用左右手往返传递织纬线,年轻的朋友没见过不好理解。

就太极拳式中的“玉女穿梭”正确的练习方法是,仍以左穿梭为例,先看左臂,左臂随腰左转时,在没圆转上翻之前,左肘尖先随腰转的同时向左前穿出(注意:这是做穿梭的关键点),即必须做出肘尖(形以梭尖)左穿之动作,把肘尖看作是“梭尖”,随着左肘尖的穿出,左小臂随之圆转上翻,同时右掌随腰往左推出时,要含有推送左肘(梭)之意,即左肘为“梭”,右手送之,反之右“穿梭”亦然。这样一左一右,循环往复,完成左右“玉女穿梭”之式。(重点体会,把左右肘尖看作是左右梭尖)

而在实际的练习中,大多数练习者并没有突出左右肘尖的梭形穿出,只是做出了左右“穿梭”时左右臂的上翻动作,这就失去了该式“穿梭”的原意,把“穿梭”一式练错练练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zz/1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