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市水稻潜叶蝇成虫及卵量发生情况调查数据,结合气象情况预报,参阅历史资料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市水稻潜叶蝇偏轻发生。1、成虫、卵发生情况据我市三个监测点5月15日前调查,平均每个诱蝇盘3天累计诱杀成虫量为1.24头,成虫发生数量与年同期基本持平。平均每棚秧苗有卵株率0,平均百株卵量0粒。2、气象条件据省气象台资料,预计年5月下旬全市气温偏低,平均气温12.5℃左右,比常年同期14.6℃偏低,中旬降水仍然偏少。预计年5月21日-6月10日全市平均气温为18~19℃,较常年略高。全市平均降水量为35~45毫米,比常年略少。气象条件对潜叶蝇发生为害无不利影响。今年我市水稻潜叶蝇发生期与常年相近,危害盛期预计出现在5月末到6月上旬。各监测点应加强田间监测,及时掌握其发生消长动态。当一个诱蝇盘一天诱蝇量超过百头时,应立即防治成虫;可采取浅水灌溉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来防治幼虫,当发现卵量增多,田间卵孵化率达20%以上时,应立即打药防治幼虫。具体预防防治措施:一、被害状识别:水稻潜叶蝇属双翅目、水蝇科,是东北稻区的主要害虫。每年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轻则影响稻苗生长,重则造成稻苗死亡。它主要发生于插秧后的稻苗上,幼虫钻入叶内潜食叶肉,残留上、下表皮,使受害叶片呈现不规则的白色条斑,在其中可见乳白色至黄白色长形无足的小蛆形幼虫,后期还可见小而长的褐色至黄褐色多节的长条形两头尖的蛹。发生量多、危害重时可造成稻叶枯死、腐烂,成片枯萎。 二、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采取浅水灌溉,避免深水飘苗、淹苗,可减少潜叶蝇落卵量。发生严重地块可排水晒田。2、注意水稻潜叶蝇自然天敌种群的保护和利用。水稻潜叶蝇的天敌资源丰富,仅具有利用价值的就达10多种,在施药防治时尽可能地避免施用广谱性的化学农药。3、加强测报,密切注视水稻潜叶蝇的发生消长动态,在掌握虫情的基础上,及时打药防治。 4、达到防治指标的地块要采取“挑治为主,普治为辅,巧治低龄”的防治策略。在化学防治适期的确定上,应根据当地水稻潜叶蝇开始进入叶片之前进行,防治指标为:百株虫量20头。5、对大面积连片发生、虫口密度大的地块,要及时组织机防队统一防治,突击防治,严防其暴发成灾。6、药剂防治最佳。因菊酯类杀虫剂对水田生态会造成较大且不可逆的破坏,因此应尽量避免在水田中使用。可采取以下药剂:①18%杀虫双撒滴剂。该药属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具有保护水田生态,持效期长,使用方便,省工省时等特点,使用技术如下:可在潜叶蝇落卵高峰时开始,田间进行甩施,用量为-毫升/亩。②3%啶虫脒乳油,50ml/亩,使用时期同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zz/10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