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春晚宋·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译文与注释

武陵春

词牌名,每一种词牌都有固定的字数、韵律等要求。一般选定一人的创作为标准,后人根据它的固定格式填入词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谢落尽。太阳已经升得很高,我却仍无心梳洗打扮。景物依旧在,人却不似往昔了,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就先流了下来

(1)尘香:落花触地,尘土也沾染上落花的香气

()日晚:太阳已经升得很高

(3)物是人非:事物依旧在,人却不似往昔了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听说双溪的春色还不错,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上如蚱蜢一般的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沉重的忧愁啊

(1)闻说:意为听说

()双溪:水名,在浙江金华,是唐宋时有名的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由东港、南港两水汇于金华城南部,故名“双溪”

(3)尚好:还不错

(4)拟:准备、打算

(5)泛轻舟:乘小船游玩。泛:乘船浮行

(6)舴(zé)艋(měng)舟:形似蚱(zhà)蜢(měng)的小船。两头尖如蚱蜢。古诗词中常用"舴艋舟"形容小船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李清照在浙江金华避难时所作。当时她正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丈夫已经病故,家中珍藏的金石文物也几乎都散失了。词人孤身一人在连天的烽火中漂泊流离,无依无靠,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因而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塑造了一个在孤苦凄凉的环境中漂泊无依的女子形象,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的语言、意境优美,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词的上片写眼前所见的暮春景物和心情的凄苦至极,首句写当前所见,“风住尘香”四字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的惜春感慨,第二句由含蓄转变为直率,点明一切悲苦的由来都是“物是人非”,而造成“物是人非”的原因太多,因而还未开口眼泪已经流下来了。下片则进一步挖掘词人内心的情感,并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了其悲愁的深重,饱含着作者在国破家亡的环境下难以排遣的凄凉心境。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深沉哀婉,自然贴切。

诗人

李清照(年3月13日~年5月1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讲义根据以下资料改编

古诗文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zy/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