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于词史而言,有如流星划过
白癜风要注意什么 http://m.39.net/pf/a_7060196.html 楚凌岚甲戌年生于湖南武陵。素笛轩创始人。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文化与语言系硕士在读。雅爱倚声,已出版个人诗词集《涟漪集》,有原创专辑《似曾相识》。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李清照壹 一首缠绵的小令,横亘八百余年时空,牵系着两位佳人的情愁。一位是安雯,另一位是李清照。安雯是歌曲《月满西楼》的演唱者,亦是影视剧《红楼梦》中晴雯的饰演者。安雯,是她在饰演完敢爱敢恨的晴雯后,出于强烈共情而为自己改的名字。多情如她,在最美的年华邂逅了音乐才子苏越,便义无反顾陷入炽热的爱恋,二人共同创作、演绎了这首《月满西楼》。巧的是,它的歌词《一剪梅》便是另一对爱侣,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情感见证。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她是有宋一代,乃至整个词史上首屈一指的女性词人,后人将她的作品辑为《漱玉词》。晋人陆机有诗云:“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以漱玉名其词集,不止由于易安故居前有漱玉泉,更是以飞泉的泠泠之声媲美其词作的流美疏朗之趣。贰 这首脍炙人口的《一剪梅》是其代表作之一,历来被推为闺思之冠,可谓实至名归。关于词的创作背景,托名元人伊世珍的《琅嬛记》记载:“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然而历来有不少人主张其不足为据,例如现代词学家王仲闻就以年谱考证驳《琅嬛记》“此则所云,显非事实”,毕竟结缡之初的二人尚未体尝过分离之苦。事实上,大观元年(年),也就是二人婚后六年,德甫因受蔡京谗害被罢官,甚至株连了家属,这对贤伉俪只好匆匆离开京城,搬往赵家的青州旧宅。这里虽比不得汴梁的繁华,好在二人本就甘于恬淡,既远离官场是非,又有诗酒朝夕容与,日子过得倒也怡然。但大丈夫功名未立,心中不免抱憾,终于德甫还是放下手中的《金石录》,带着对爱妻的不舍与愧疚,出外求官去了。德甫刚走的日子,易安读词赏贴,烹茶抚琴,或找来侍儿打马一局,倒也别有情趣。直待到秋凉时节,红藕香残、相思日深,沉淀到心底的愁闷竟不时翻涌起来,无计可消。是日,她如寻常一样小憩,可眼中所见是剥落的荷衣,肌肤所感是冰凉的竹簟,令她坐卧难安。辗转再三,她索性披衣起身,只觉爽气徐来,寒蛩似诉,四下一派清绝秋意。乘兴穿过水榭,那艘两头尖翘的舴艋舟温顺地卧在秋波里。她轻拾罗裙,稍有趔趄地踏进船腹,熟练地解开细缆,轻点兰桡,小舟便徐徐向藕塘驶去。直到这时,她才恍然惊觉,今日竟是独自一人泛舟。还记得从前与德甫同游时,红莲正开得热烈,如今却满塘都是败叶残蕊。这样的氛围,教人如何不思念远人?易安在心里嗔怪道,“云中谁寄锦书来”,谁寄,实则无人寄。谁言鸿雁有信?谁言尺素寄情?她一次次的等待只换来一次次的怅惘,德甫没有回来,连信也不捎回一封。于是这次,她不再怀抱期待,只是痴痴看着掠过头顶的秋雁,因为她知道,它们不是她的信差。雁阵隐没的尽头,正是西楼的檐角,玲珑高挑的轮廓,渐渐融化在皓月的流光里。她感到自己每一寸最细微的婉转柔情,都从怦然跳动的方寸之间汩汩而出。然而,纵然易安如此多情,眼前的景物却浑然不解人意,入秋了,花必然是要飘零的,水,也永远不会停止它的流逝。比起同叔“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叹息,易安显得更加冷静,似乎已深谙花落水流的事实。伤逝之感是诗词经久不衰的题材,可眼下易安顾不得旁人,只知道自己愁绪满怀,便默契地料想,远方的德甫也是如此。相思之情仿佛孪生,牵萦着天各一方的两人,想到这里,先前的些许嗔怨便暗暗消弭了。这天,从白天到夜晚,她坐立不安,想了许多办法,小憩、泛舟、赏花,试图解愁忘忧,却反而越思越重,越愁越深。易安不禁无奈地苦笑,她想起希文的句子,“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原来竟是这般滋味。或许就是在那天深夜,易安回到房中,点上一盏青灯,就着墨香与月色,细细推敲这首小词。她记录下自己从白天到夜晚的所为、所见与所思,就像我们也会写日志,不同之处只是她会赋予这篇日志以平平仄仄的韵律,会在纸上留下圈圈点点的修改痕迹。她选用了林钟宫词牌《一剪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南吕宫,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记载,“南吕宫感叹伤悲。”如今虽然曲调已失传,我们也大致能从“感叹伤悲”四个字中约略窥见此调风致。《一剪梅》得名自清真词“一剪梅花万样娇”,这是易安知道的。可她不知道,后来,竟然会因为她的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使得《一剪梅》别名《玉簟秋》。正如这一夜于她而言,只是一个寻常的秋夜,可于词史而言,却分明有流星划过。叁 细玩此词。她不写花残,而写香残,不写玉簟寒,玉簟凉,却写玉簟秋,看似信手,虚虚实实间却如此耐品。于是开篇七字,呈现了视觉、嗅觉、触觉的多感官体验,令人读来不能不感同身受。不怪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激赏此句,称:“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纵观上阙,秋意促使她登舟,独字暗暗逗起离情,离情中不乏期待,可更多复杂的感受却把期待悄然消解,一环一环,引人迷醉。下阙则直抒情肠,推己及人,却又茫然无措,字字皆工,句句皆佳。煞拍虽化用了希文《御街行》句意,但青出于蓝,不仅措辞更显工致,相比希文并列举出“眉间心上”,易安的“才下”、“却上”更添了些许跌宕起伏的意韵,也让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相思变得形象可感。王灼《碧鸡漫志》评易安词“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由此句则可见一斑。易安在相思之际,写下了这首情意款款的《一剪梅》。文字穿透时光,感染了无数深情之人,安雯便是其中之一。她在最幸福的时光里,与爱人一同将小令《一剪梅》再创作为歌曲《月满西楼》,两人琴瑟相合,俨然就是异代的易安与德甫。我不忍用薄命来形容这两位佳人,然而,易安终究躲不过国破家散,安雯也避不了家破人亡。不知后来,无尽的夜色里,她可还独自一人在满月的楼台上,轻声吟唱过这阙小词。End 往期回顾“为伊消得人憔悴”:披着艳名的白衣卿相 无论身在何处 有我不再孤单孤单 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yx/7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沐石春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预售
- 下一篇文章: 资江文化安忠和唐宫汉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