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疾病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妇女患者占绝大多数。《妇科玉尺》说:“妇人之疾,关系最巨者则莫如乳。”可见前人对乳房疾病十分重视。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乳房的经络和生理、病理等方面的记载。汉《中藏经》即载有乳癖病名。此后,历代文献均有所记载,如晋《肘后备急方》、《刘涓于鬼遗方》载有“乳痈”、“乳发”,隋《诸病源候论》载有“乳石痈”、“乳疽”、“乳漏”,宋《妇人大全良方》载有“乳岩”,明《外科理例》载有“乳衄”等,且对各种乳房疾病的病因、证候、治法多有论述。

乳房解剖概述

乳房位于胸前的第3肋骨和第6肋骨水平之间,胸大肌的浅面,由15—20个乳腺腺叶及富于脂肪组织的结缔组织所构成,成半球状,而每一腺叶分成许多腺小叶,腺小叶又由许多腺泡组成。乳腺小叶间隔以结缔组织,称乳房悬韧带,韧带外连于皮肤,内连于深筋膜。

乳腺每一腺叶有单独的腺管(乳管),呈放射状聚向乳头,并分别开口于乳头。乳头周围有色素沉着的圆形区,称为乳晕。

乳房有丰富的淋巴组织。乳房淋巴液的输出途径主要有:①大部分乳房淋巴液沿胸大肌侧缘淋巴管(主要是乳房外侧)流至腋下淋巴结(此处约有20—30个淋巴结),再到锁骨下淋巴结;但乳房上部淋巴液可不经过腋下淋巴结而直接流向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有许多淋巴管与锁骨上淋巴结相通;②乳房内侧淋巴液沿肋间隙淋巴管流至胸骨旁淋巴结(约有2—3个淋巴结,循着胸廓内动、静脉排列),继而流向锁骨上淋巴结;③左右两侧乳房皮下淋巴网互相沟通,还可导向对侧腋窝,甚至两侧腹股沟的淋巴结。④乳房深部淋巴网还沿腹直肌鞘和镰状韧带通向横隔和肝脏。

乳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乳房与经络关系的记载,如:“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联;冲任二脉起于胸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后世医家认为,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故乳房疾病与肝、胃二经及肾经、冲任二脉关系最为密切。

乳汁来源于脾胃水谷精微,因胃主纳谷,脾主运化,同居中央,属土味甘,故乳汁之味甘。脾胃气壮,则乳汁多而浓;血衰则少而淡。冲任为气血之海,上行为乳,下行为经,妇女哺乳期则经止。乳汁的分泌、控制和肝木之气有关,肝主疏泄,若肝气不舒,疏泄不利,即可发生乳房疾病。

病因病机

清·余听鸿《外证医案汇编》说:“乳症,皆云肝脾郁结,则为癖核;胃气壅滞,则为痈疽。”乳房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肝气郁结、胃热壅滞、冲任失调、肝肾不足、痰瘀凝结、乳汁蓄积或外邪侵袭等,影响乳房的正常生理功能而发生病变。

一般而言,感染性乳房疾病多由乳头破碎,感染毒邪;或嗜食厚味,脾胃积热;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以致乳汁积滞,郁久化热,热盛肉腐而成。肿瘤性乳房疾病,则系忧思郁怒,脾胃受损,以致气郁痰凝,阻于乳络而成。

乳房疾病多由肝、胃二经受病。临床辨证要观察局部病变,又须详究全身症状,从而审症求因,辨证论治。现将辨证要点归纳于下。

一、肝胃蕴热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失于调达;饮食不节,胃经积热,气血凝滞,郁久化热,易致局部红肿热痛,酿脓如鸡啄剧痛;憎寒壮热,口干欲饮,全身酸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弦数或滑数,舌苔白厚或黄干等。如乳痈、乳发多与此有关。

二、肝气郁结由于忧思郁闷,肝失条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以致气滞痰凝,脉络不和,积聚成核,如桃李样,质坚,表面光滑,推之可动,肿块随喜怒而消长;心烦易怒,胸闷不适,月经不调,舌苔薄黄,脉弦滑等。如乳癖、乳核多与此有关。

三、肝肾不足由于后天失调,或先天不足,生育过多,以致肝肾亏损,冲任失调,精血不足,肝失濡养,易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滞痰凝而成隐核。

其结块的生长与发展,常与发育、妊娠、月经等有关,胀痛常在经前加剧,经后痛减;并有头晕耳鸣,腰酸肢软,月经不调,舌苔薄,脉濡软无力等。如乳疬、乳癌、乳癖常与此有关。

四、阴虚痰凝由于肝肾阴亏,以致阴亏火旺,肺津不能输布,灼津为痰,痰火凝结于乳络,结块皮色不变,隐隐作痛。化脓迟缓;常伴有午后潮热,干咳颧红,形瘦食少,夜寐盗汗;舌质红,苔薄,脉细数等,如乳痨常与此有关。

炁针治疗

制定治疗点:在第三至第五胸椎的棘间韧带或旁边找酸痛点,大拇指与食指并拢,在大肠经上肌肉嘟起最高点为炁针治疗点。

炁针手法:取直径0.45的2寸毫针。

1.术者待炁进针。在肌肉嘟起最高点向掌心方向进针,要求无任何针感为佳,术者配合患者吐纳,呼吸按顺时针方向徐徐捻针,吸气按逆时针徐徐捻针,用炁针居炁法,数秒出针,速效。

2.术者待炁进针。在第三至第五胸椎的棘间韧带的酸痛点直刺,用居炁法,再退回到天部,依次斜向左右45℃刺入,用居炁法,数秒出针,立效。

中药治疗

柴胡桂枝干姜汤随诊加减

原文析义

本条主论少阳病兼水饮内结的证治。伤寒五六日,已用汗法解表,又用下法攻里,而病不解,足见汗下均属误治。误治伤正,邪气内传,邪犯少阳,邪正交争,互有胜负则往来寒热;胆火上炎,循经上扰于心则见心烦;邪犯少阳,枢机不利,经气郁结,但结而不甚则见胸胁满微结。以上诸症,可知邪犯少阳,胆火上炎,枢机不利,亦常可导滞三焦决渎失职,以致水饮内结。水饮内结,气化不行,津液不能下行则小便不利;津液不能上奉则口渴;胃气尚和,病在胸胁则不呕;水饮与邪热郁结于里,不能外达而上冲则头汗出。本证应为少阳枢机不利、水饮内结,治宜和解枢机、温化水饮。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即小柴胡汤去半夏、人参、生姜、大枣加桂枝、干姜、瓜蒌根、牡蛎而成。柴胡、黄芩合用,清解少阳之热;因不呕,故去半夏,生姜;胸胁满微结,水饮内结,故去人参、大枣之壅滞;方中瓜蒌根、牡蛎逐饮开结;桂枝、干姜通阳散寒,温化水饮;甘草调和诸药。是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即可和解枢机,又可宣化寒饮。方后注云,“初服微烦”者,是正气得药力之助,与邪相争,郁阳得伸,但气机暂时还未通畅所致;“复服汗出愈”,是续服药后,气机得以宣通,郁阳得伸,表里得和,故周身汗出,邪祛病解,阳气畅达而愈。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柴胡桂枝干姜汤证是由少阳病兼水饮内结证二者症状组合而成。辨证要点是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

病机:少阳枢机不利,水饮内结。

治法:和解少阳,温化水饮。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汤证辨析: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与柴胡桂枝汤证鉴别要点是,两证均为少阳病之兼证。但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少阳兼水饮内结,并见水饮证之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治宜和解少阳,温化水饮;柴胡桂枝汤证为少阳兼表证,并见表证之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治宜和解少阳,兼以解表。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与大结胸证,皆为水饮内结,但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为水饮内结兼少阳枢机不利;而结胸证为不兼少阳病而水热互结于胸膈,宜加详辨。

案例一:乳腺结节

李某,女56岁,张家界人,公务员,年6月9日初诊。

五年前,患者左乳上方发现结节,大小为17mm×9mm,性质不明,肿块发硬,不按不痛,每年均做B超检查,未见长大或缩小,常年怕冷,胸闷,背胀,经常感到一阵寒一阵热,吃温药则上火,吃凉药则腹泻,平时小便多,口干,口苦,大便先硬后溏,有肾囊肿史,也未手术,舌胖淡,有浮黄苔,脉缓。此为肝郁气滞,痰湿凝结,而成乳癖。

治疗方案:

1.炁针治疗:按以上方法执行,针后肿块和胸闷、背胀立马消失;鉴于口干口苦,在胆俞、脾俞各扎一针,针后口苦消失;为了巩固疗效建议患者配合口服中药汤剂。

2.中药治疗:综上脉症合参,拟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10g黄芩10g桂枝10g干姜10g牡蛎30g花粉10g炙甘草10g7剂,水煎服。

6月17日二诊:服上方后,胸闷、背胀均消失,全身发热,感到很暖和,多年怕冷的现象解除,唯有口渴,口微苦。小便多,舌淡红,脉缓,仍用上方加化痰、软坚散结之品:

柴胡10g桂枝10g干姜10g黄芩10g牡蛎30g花粉10g甘草10g露蜂房10g鹿角霜10g白芥子10g夏枯草15g浙贝母10g14剂,水煎服。

7月2日三诊:服上方后,诸证悉除,乳房肿块未见复发,精神状态极佳。为了巩固疗效,我给予薯蓣丸加减2剂,研末,蜜丸,每日3次,早晚各1次,每次10g,饭后开水送服,大约可服2个月。服药丸后,经B超复查,未见乳房肿块。

按语:本案针药组合,很快获得治愈,在于一诊切入得当,而一诊处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得益于熟悉和理解《伤寒论》条文及其方证。其条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这是少阳郁热兼以痰饮内停,属于寒热错杂之证。本案所述之证候显然与条文不完全相同,但仔细思索,病机是一致的,况且乳腺肿块所生位置正在肝经循行之处,无论从整体辨证或是局部辨证,均相吻合。患者服完一诊所开的7剂药后,大喜过望,因为困扰多年的怕冷、胸闷、阵寒阵热竟豁然而愈。二诊着眼干预局部的肿块,仍用原方加化痰散结之品,所选之药,均注意到药性的寒热平衡,故服后未见肿块复发。三诊从调摄冲任入手,温散结合温补,从本论治,所选方为薯蓣丸善后调理,以丸剂缓图,服药不到3个月,多年疾患得以治愈。

二、乳腺囊肿

路某,女,47岁,北京市人,年8月28日初诊。

患者月经来时乳房胀痛,平时抚摸感觉有小肿块。年8月23日,医院彩超检查,发现右乳上限见1-2个近无回声区,大小约5×2mm、4×2mm,初步诊断为双侧乳腺小叶增生,右乳伴灶性囊性增生。西医建议观察为主,未予药物治疗。年8月26日,医院彩超复查,右乳外上限可见6×3mm、5×4mm低近无回声结节,诊断为双侧乳腺小叶增生并部分囊性增生。于是找中医治疗。察之面容忧虑,月经时来时不来,来之前几天乳房疼痛,经常感觉时冷时热。舌淡无苔,脉弦缓。

治疗方案:1.炁针治疗2.中药治疗

1.炁针治疗:在肌肉嘟起最高点向掌心方向进针,要求无任何针感为佳,术者配合患者吐纳,呼吸按顺时针方向徐徐捻针,吸气按逆时针徐徐捻针,用炁针居炁法,数秒出针,速效。

2.中药治疗: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神效瓜蒌散加减为丸:

柴胡30g桂枝30g干姜30g黄芩30g花粉30g牡蛎30g乌梅60g麻黄30g白芥子30g鹿角霜30g穿山甲60g牙皂30g蜂房30g两头尖30g猫爪草30g乳香30g没药30g三菱30莪术30克g,1剂,为水丸,每天三次,每次6g,开水送服。

10月15日二诊:服上方后。寒热、乳房疼痛基本消失。11月23日彩超复查:右侧乳腺内可见一液性暗区,大小约4×2mm、4×3mm,比上次检查略有缩小,按原方继续服用一料。

年2月18日三诊:经彩超复查,双侧乳腺小叶增生,囊肿已经消失,未见双侧乳腺小叶增生,继续服用一料巩固。

按语:医院医生家属,知道乳腺囊性增生是乳腺癌的发病基础之一,故在囊性增生不严重时,并未观察、等待,而是积极找中医治疗,经过半年多的耐心服药,终于得以消除。一诊所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神效瓜蒌散,是我治疗乳腺病的基本方,对于寒热错杂而又乳房疼痛者往往有效。增生严重时,常加猫爪草、鹿角霜、白芥子、穿山甲等,以软坚散结。持之以恒,直至痊愈。

点击“阅读原文”倾听中医炁针实战传承论坛讲座第期

赞赏

长按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yx/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