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香味俱佳,它是来宾稻米界ldquo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红糖、红豆 红薯、红心柚…… 这些“红色”农产品都是日常可见 可是来宾有一种红色食品 不仅“身世”特别 身价也是不菲 而且还得到了国家认证! “‘象州红米’是我市第一件成功获得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月15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和商标监管科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共有7件,包括象州红米、武宣牛心柿、象州大米、象州古琶茶等。其中,“象州红米”已获得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人为象州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注册日期为年7月28日,有效期至年7月27日。 象州红米产品。 “象州红米”已获得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一起来认识象州红米。 众农艺师妙手制种 象州红米遍地种植 “一粒谷子两头尖,父母养我过千年。千年万年代代传,象州红米香满天。”一直以来,象州素来就有“桂中粮仓”和“优质米之乡”的美誉。 象州红米用壮话讲叫做“花米”,由于产量稀少,过去只有富裕人家才能吃得起。根据宋代《舆地纪胜》的记载,象州“多膏腴之田,长腰玉粒为南方之最。”长腰玉粒是当时最有名的一种优质稻谷,当时朝廷在象州建仓储谷,除调剂到周边县份外还北上贩卖,象州大米因此美名远扬。 象州红米品种“槟榔红”。 其中一种红米品种“槟榔红”的诞生是意外,更是惊喜。年,象州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站长覃家德从原广西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原象州县种子公司上班。年,覃家德在跟贵州同行交流技术时,从贵州同行邮寄过来的一包红米杂交稻谷中里,发现了十粒红色常规稻谷种。此后,覃家德经过约3年的反复培育和优化,终于得到“槟榔红”这一表现稳定且适合象州当地种植的常规稻品种。也正得益于此,当地群众通过利用常规稻留种且后代不分离的特性,将象州红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象州红米种植示范区。 年,覃家德的同事、农艺师黄日辉培育出了中国第一个色香味俱全的红香米杂交稻——红香优3号,接着又培育出红香优4号、红粳、“红香优新组合科德优红33”等品种,其中,“红香优新组合科德优红33”曾获来宾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查资料补缺漏 申报终获成功 年6月28日,来宾市人民政府召开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工作推进会,吹响“商标兴市”工作“集结号”。象州县紧跟步伐,当即成立由该县经贸局牵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农业局土肥站、县史志办、县气象局等多个部门联合组成的“象州红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小组”。 象州红米。“‘象州红米’在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时,曾多次被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否决。”象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商标广告股股长黎波介绍,因为此前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时,象州红米因无法提供“象州红米”这四个字作为稻米名称的相关历史材料证明而未通过。 象州红米宣传照。 “这个事情不能就这样不了了之,我们必须主动出击。”黎波说,当时申报小组先是找到来宾市史志办找专家咨询,再到柳州查找相关历史材料,后在象州县史志办的努力下,在该县编撰《象州县统计年鉴(年)》时,将“象州红米”这四个字作为稻米名称收录其中。之后,他们再次以“象州红米”名字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时,终于顺利通过。 借风起势发展种植 返乡青年种稻出名 年,象州县取得21.78万亩无公害水稻生产产地认定,年大米样品取样化验,各项指标都达到无公害大米评定标准,并取得无公害大米产品认证。目前,全县种植象州红米面积约5万亩,年产量达1.1万吨。 象州红米种植示范区。在象州县寺村镇岩口村委数百亩连片的稻田里,象州红米种植大户翁学初告诉记者,年,他响应当地政府号召返乡创业。同年,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指导下,他通过赤眼蜂生态防治技术,减少和降低农药使用量,一共种植了多亩水稻,其中“槟榔红”象州红米稻约亩。红米市场价格好,翁学初自己购买碾米机,将红米脱壳后简单包装售卖,年收入30多万元。 翁学初说,下一步他计划带动更多群众跟他一起种植象州红米,打造象州红米品牌,占领更多市场。“我从小吃红米长大,发展红米种植就是希望能让更多人吃到我们象州红米,爱上象州红米。”翁学初说。 企业助农脱贫 象州红米成网红 象州县以加工、销售“象州红米”而享誉区内外,也因市场需求量增加而带动了一批加工企业。当地政府以“企业+种植大户+贫困户”的模式,为企业增效,为农户增收,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广西象州县高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象州红米打出品牌。 “政府指路,我们少走弯路。”广西象州县高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黎飞燕告诉记者,为配合当地政府发展象州红米规模化种植和生产销售,公司有余亩水稻种植基地,带动10余户贫困种植种植象州红米。公司年生产红米产品多吨,销售额约万元。该公司加工生产的“桂天下”牌象州红米,更是曾于年8月荣获“第十一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银奖产品”称号。 象州红米产品。 “通过种植红米,我一年纯收入有近元。”脱贫户覃承奎说,年,他开始与广西象州县高丰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签合同,按照“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的回收协议种植红米。今年,覃承奎实现脱贫摘帽。 据了解,为了促进“象州红米”的生产、经营,提高商品质量,维护和提高“象州红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内外市场的声誉,保护使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期,象州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计划将“象州红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给相关企业使用。 来源:来宾日报融媒体记者唐毅文/视频视频剪辑:戴生玉 图片均为象州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微观来宾--来宾日报社主办 编委:卢鑫主任:欧承鑫编辑:陆娜 微小观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yl/5717.html
- 上一篇文章: 让孩子未来脱颖而出,这项软实力不可或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