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班的那些事儿小小的船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比较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在帮助儿童把阅读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时,我们同时是在训练、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研究越深入,我们越发相信“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确实扮演着核心角色。——选自艾登·钱伯斯的《说来听听》《小小的船》这首童诗,是篇老课文了,从我小的时候就学。上课时我发现,这首童诗还没教,孩子们都已经会读、会背了。看着忽闪着大眼睛的孩子们,我想起了高子阳老师的老课文新教,换个角度去思考,也许会有新发现。我抛出第一个问题:小小的船,指什么?孩子们齐声回答:“月儿!”“你从哪里知道的?”吕一楠:“从‘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句话知道的。”“月亮那么大,为什么是小小的船,不是大大的呢?”我问。“因为用大大的不好听!”范嘉悦大声说。史源博站起来:“老师,月亮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就是小小的。”我向他们伸出大拇指。接下来,问题升级。“小小的意思就是小,弯弯的意思就是弯,所以老师把这首诗改了一下,同学们听一听老师改得怎么样?”我把改过的诗用课件出示了出来:弯的月儿小的船,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的星蓝的天。我刚读完,班里就热闹起来。“老师,不能改,不好听!”王麓勋大声喊着,一脸的不满意。李赵明宇高高地举着小手:“老师,这样改,读起来有些硬!”“老师,两个字的读起来有美的感觉!”许多孩子一起说。孩子真的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虽然小,但他们对声音,对文字有着天生的感知力,我心里有些小小的激动。我带着孩子们一起看插图,问他们看到了什么?出乎意料的,孩子们直接把《小小的船》背了一遍,他们在用学到的诗歌回答我的问题,真的是学以致用啊!“那同学们知道,诗中的那个‘我’是谁吗?”“就是那个月亮上的小姑娘!”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哦,为什么画个小姑娘呢?”我追问。“老的不好看!”王麓勋又插嘴了,他一本正经地说:“作者是个老爷爷,他不能把自己画上去。”(课前给学生们看过叶圣陶老先生的照片,孩子们记住了。)班里响起一片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多可爱的想法!不同意的孩子纷纷举手:“画小女孩子有美感。”王腾跃说。“我觉得那个小姑娘是作者的女儿!”段含羽说。“因为他不会画男孩儿!”王志豪回答。“这小船就适合女孩子。”刘明萱肯定地回答。“这幅图可能是送给小姑娘的礼物,因为她的梦想就是能看星星,所以就画了这幅画送给她。”肖博瀚说。……嗬,没想到在孩子们心里有这么多有趣的想法。其实这个问题哪有什么准确答案,让孩子思考,就是它最大的价值。看孩子们意犹未尽,我又出示了月相变化图。“同学们,这个像小船的月亮是哪天的月亮呢?”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初七初八的月亮最像小船。“那同学们猜一猜,这是在什么季节看到的月亮呢?”这个问题对于孩子们来说有些难,但他们并不吝啬自己的答案。“上个月的!”“现在的!”“不对,秋天的!”“春天的!”“冬天的!”“不对,冬天太冷了,不会去看月亮!”“应该是夏天的,夏天暖和。”“对,是夏天,夏天在外面看月亮会很凉快。”“对,是夏天……”“夏天!”……孩子们在自我的辩论中,慢慢找到了更合理的答案。阅读的意义,就是在这你一言我一语中被逐步界定的,这是孩子们在学习的不可忽视的过程。“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确实扮演着核心角色。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兴奋的小脸,我笑了……您的每一次点击都令我心生欢喜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gx/8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起读童诗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 下一篇文章: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第2课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