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祖先的活化石文昌鱼科学出版
福建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cgia.cn/news/chuangyi/1669895.html在所有已灭绝的动物中,唯有文昌鱼能使我们勾画出志留纪最早的脊椎动物袓先。——黑格尔TheEvolutionofMan,年文昌鱼因形状像条小鱼,而且能游泳,所以谓之“鱼”。但是,其身体前端没有脊椎动物样的眼睛、鼻子和耳朵等感觉器,也没有明显分化的脑,因而没有脊椎动物样的头部,属于无头类(acraniate);加之文昌鱼又缺乏鱼类所具有的脊椎,因此,文昌鱼不是真正的“鱼”。其实,它是介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过渡型动物,是最原始的脊索动物,有时被冠以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无脊椎脊索动物”(invertebratechordate)。图1-1文昌鱼形态a.青岛文昌鱼照片;b.文昌鱼示意图(左侧观),示主要结构文昌鱼身体呈纺锤形,两端稍尖,全身左右侧扁,半透明,体长一般在30~50mm。文昌鱼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4个主要特征:脊索、背神经管、鳃裂和肛后尾。在分类位置上,文昌鱼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头索动物亚门(Cephalochordata)狭心纲(Leptocardia)或文昌鱼纲(Amphioxi)。文昌鱼为最原始的脊索动物,属于尾索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姐妹群,所以一直占据脊椎动物起源和演化研究的中央舞台。此外,文昌鱼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丰富(梁惠和张士璀,),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也是养殖和应用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脊椎动物的起源与演化,长期以来一直是生命科学的重大命题之一。文昌鱼是早已适应海洋环境的一种古老的脊索动物,其形态、结构和发育方式都与脊椎动物存在诸多相似性。同时,由于文昌鱼介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在系统演化上占据关键节点位置,因此,长期以来,其一直被视为研究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脊椎动物起源和演化的珍贵模式动物。对文昌鱼的研究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文献上首次记录的文昌鱼是在英国康沃尔郡(Cornwall)近海捕获到,后寄给当时德国著名动物学家PeterSimonPallas,由他于年完成鉴定的(Gans,)。第一个向世界科学界报道厦门文昌鱼的人是年时任厦门大学教授的S.F.Light,他在当年的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厦门大学附近的文昌鱼渔业》(AmphioxusFisheriesNeartheUniversityofAmoy,China)一文,遂使厦门文昌鱼逐渐广为世人所知晓(Chin,)。文昌鱼名称的来历关于文昌鱼名称的来历,我国至少流传着4种说法。一说在多年前的唐代贞元年间(公元~年),广东潮州一带鳄鱼成灾,韩愈(公元~)奉命赴粤杀鳄,一条受伤鳄鱼逃到厦门,后来死亡而生蛆,逐渐变为文昌鱼。因此,文昌鱼又名“鳄鱼虫”。据说厦门附近的长方形小岛鳄鱼屿,即由此而得名。二说宋代(公元~年)朱熹(~)到厦门用“朱笔”杀死鳄鱼后,沙中出现很多文昌鱼,也暗示文昌鱼由鳄鱼变化而来。三说明代(~年)末年郑成功(~)率海军来到厦门,士兵把吃剩的米饭倒到海里,遂漂浮起很多文昌鱼,于是他们捕其食之。因此,文昌鱼又被称为“米鱼”。四说文昌鱼是“文昌帝君”赐给他的信徒的礼物。此外,厦门及其附近地区的人还称文昌鱼为“扁担鱼”和“银枪鱼”。文昌鱼得名“扁担鱼”是因为其两头尖中央宽,形似扁担,而得名“银枪鱼”则是因为它看起来很像银色的枪头。现在,文昌鱼已成为通用的中文名。文昌鱼的“文昌”二字很可能源于“银枪”的谐音,后来又与“文昌帝君”联系起来,变得富有神话色彩了。从以上这些传说可以看出,我们的先人有可能早在多年前至少在年前,就在厦门附近海域发现了文昌鱼,但遗憾的是缺乏详细记载和科学描述,所以一直不为世人所知。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文昌鱼给予了极大重视,并利用其作为模式动物研究脊椎动物的起源和演化,产生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笔者与文昌鱼结缘,是从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开始的。此后的时间里,笔者一直从事文昌鱼演化和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并在文昌鱼神经内分泌系统、凝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受到国内外有关学者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gx/12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脊椎动物祖先的活化石文昌鱼科学出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