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武侠小说迷,一直以来我都对冷兵器非常感兴趣。看武侠剧时,我也总会反复地观看精彩的武打场面。但武侠剧中的冷兵器往往过于局限,出现最多的不是刀剑就是暗器,极大地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所以,我一直都希望看到一本,能系统全面地统计与呈现中国冷兵器的图典。还好,这本由蒋丰维所著、刘子葳所绘的《中国冷兵器图典》满足了我,它完整收录了从殷商到清朝的各门类兵器、战具与玩法,每一种兵器都有详细图解、演进小史、故事档案以及战力分析等板块,将各兵器的特点、使用手法、形制流变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比如,在看武侠小说时,经常能看到冷艳女侠会使用一种武器——峨眉刺。每当看到这里,我脑子里就会一片空白,想象不到峨眉刺应该是什么样子。而在本书中,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峨眉刺又叫分水峨眉刺,是一支两头尖细、中间较粗的长钢锥。它两头带有菱形的尖刺,中间钉有铁环,铁环可灵活转动,通常成对使用。而因为它流线型的外形,又可在水战时运用自如,所以才被称为“分水峨眉刺”。

又比如另一种大名鼎鼎却又神秘兮兮的兵器——血滴子。相传血滴子是雍正皇帝手下秘密特务们开发来铲除异己的暗器,能杀人于百步之外。然而,这种兵器根本找不到实物可以考证,只能根据小说或电影中的描述来想象——一段长铁链,尾部装上一个人头大小的铁帽,边缘有许多倒扣的利刃,使用时将血滴子用力甩出,铁帽落到敌人头上,一扣再一拉,哎!敌人当场就得身首异处,是不是听起来很恐怖。但作者也吐槽,由于血滴子使用方法的单一,在真正作战时其实很不实用……

除了单兵类型武器,本书还介绍了一些团战武器和移战武器。团战武器大多在攻守城时使用,比如云梯、炮、火铳什么的;而移战武器顾名思义,则是能一边移动一边作战的武器,比如骑兵之于马战、舰队之于水战等等。总之,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冷兵器,《中国冷兵器图典》里全部都有。此外,一些兵器还配有“故事档案”,让读者在欣赏兵器之余还能了解到关于该兵器的故事或典故,读来轻松又涨姿势,看完留给孩子看也是不错的选择。

时至今日,我们拥有了更先进、杀伤力更强大的武器,冷兵器早已从实战中淘汰。想要亲眼见识到古兵器的风采,也只有博物馆这一种途径了。时代的车轮不停向前,在几千几万年以后,会不会我们这个时代的武器,也总有一天会被陈列至博物馆,供后人们参观、评说?好在,我们还有书籍,记录下历史,传承了文化,让我们活过的每一天都闪闪发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gx/1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