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604561.html

常州市以菱作为地名的特多,有菱桥、菱渡、菱港、菱庄等等。传说中的凌家塘,因菱而闻名。古时,这里菱塘交织,菱种繁多,产菱季节,菱歌四起,贩菱者肩挑车运,络绎不绝。今天,凌家塘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虽已不见了菱塘、菱舟、菱姑、菱歌,但从江浙水乡四面八方运来的青菱、红菱、元宝菱、八角菱仍在此地集散,在扑鼻的菱香中仍可使我们想起许多许多······

江南水乡,金秋时节,翠绿菱叶“涨”满河湖池塘的水面,满目翠绿,真是一片菱的世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菱歌清唱不胜春。”采菱季节,采菱姑娘坐在一只只菱盆内,荡漾于碧波之上,穿梭于菱叶之间,飞手翻动菱盘,轻轻摘下一只只鲜嫩的菱角,随手丢进盆内。翻菱时,偶而还会带上一两只叮在菱盘下的活虾,带起那被菱刺叮住了嘴巴的憨态可掬的小黾,爆发出一阵阵惊喜、欢快而热烈的笑声。面对着倒映在水中的远远近近的稻穗,明明暗暗的树木和摇摇拽拽的芦苇,姑娘们高兴地唱起了丰收的采菱歌曲:“欲采新菱趁晓风,河西采遍又河东,满盆载得胭脂角,不爱深红爱浅红。”“稻黄鱼肥桂子香,八月菱角舞刀枪,小伙起藕赶早市,姑娘采菱供月亮,菱秧攀在莲荷上,月里嫦娥当红娘”。

人们将菱比喻为柔美的佳人,这恐怕是有一点道理的,看那柔软的菱,整天生长在水中,与绿波依偎,与红鲤亲吻,它接受风的爱抚,水的拥抱,蝶的撩拨,蛙的挑逗,风起时,虽随波逐流,却不颠狂,一点也不轻浮,根子扎得沉沉的,叶子立得稳稳的,狂风、暴雨、烈日、雷电都不会动摇它生根、开花、结果的信念,人们常歌咏荷出污泥而不染,其实除了莲荷那些品格外,它甚至比莲荷谦虚,更懂得“不露声色,默默无闻”。

我国产菱已有多年的历史,古书记载:菱,水实也,三月引蔓,根生水底,叶浮水面,六月开小白花,昼合夜开,随月转移、犹如葵之向日”所以菱花也叫“月亮花”。《洮湖志》记载:“水乡人家,种水为业,界绳港汊,遍植菱秧,秋风窄凉,菱歌四起,红男绿女,划盆往来,互对菱歌,采菱盈筐,提携入市,人喧街市,论斗称量。秋夕宴中,剥菱佐酒,明河影里,煮菱夜食,香气四溢,诚乃水乡秋夜之一景也”。我还在有关资料上,查到了江南水乡古时菱歌两则:“采莲唱罢叶田田,十里菱花叠翠钿,莫道烟波无赋税,近来湖面课租钱”。“渔家生计在湖菱,明镜中间界一绳,儿女满岸喧笑语,绿树深处等菱船”。可见古时种菱、采菱、卖菱是渔民的生活来源之一。

菱和藕、茨菇、荸荠统称为江南的“水乡四秀”,是一熟熟重要的“水上庄稼”。曾记者六十年代时,在洮湖一带水乡农村,河湖沟塘,遍植菱秧,有的农户一季菱可分得七八百斤,每到入夜,村上家家煮菱,菱香随风飘逸,在生产队开会,人们围灯而坐,一边剥菱,一边议事,凡有菱的村庄,就能顺利地度过夏荒,很少有生浮肿病者,菱在三年困难时期,帮助农人战胜肌荒,功不可没。

菱角的模样多种多样,有四角菱、两角菱和无角菱,还有野生的三角菱,从皮色来分,又有青菱、红菱、淡红菱之分。常见的菱角,两头尖尖,好像“金鼎”,还有种红菱,两角伸展弯尖,仿如飞翔中的蝙蝠,在我们江南地区还有一种无角菱,它色青皮脆,宛如一个个元宝,果实汁甜肉爽,还有香糯的风味。水乡人种菱是行家里手,吃菱也独具一格,菱肉可煮熟了吃、也可生吃。菱肉可切片、切丝、切丁生炒,也可和着豆腐、粉条、鲫鱼一起氽汤;也可用它来红烧肉、红烧鸡;可以拌以糖炒、蜜制,菱粉洁白细柔,能同荸荠粉媲美,制作点心,炒菜打芡,都少不了它。

(点击正文上方蓝色小字“金东方”或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zy/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