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肖战回老家时在街头狂吃小面,瞬时带旺了重庆小面,“肖战同款”成了重庆小面的另一个名称。虽然我不追星,但我爱美食啊!看完重庆小面的火爆场面,不由地后悔,为什么没有在重庆好好吃上一次呢?在这之前,重庆我也去过几次的,吃过酸辣粉、邮亭鲫鱼、重庆火锅……怎么对重庆小面完全没印象?番茄牛腩米线。可能跟我是南方人有关吧,对面食,向来是能不碰就不碰的,可是,对于一个“网红”美食,怎么可能没吃过呢?所以,这一天,跟朋友聊完天,摸着饿着的肚子,一抬头,看到“重庆小面”几个字,不由地站住了。这家位于地铁4号线景芳站D2出口处的“愚小面”,打的是“重庆小面王”的牌子。刚好跟我想探寻“重庆小面”的想法对上了。这家都号称“小面王”了,肯定是正宗的了吧?愚小面景芳店。可能是因为过了就餐高峰时间了吧,店里只有两个小伙子,一个负责烧,一个负责收钱。负责收钱的小伙子很健谈。说这家是加盟店,总部在重庆,在杭州的分店并不多。店里的装修都是总部统一的。所以,他也回答不出,屋顶上这四个字到底是该从左念到右,还是从上念到下。店里的装修是中式的怀旧风,墙上放满了煤油灯,当然,煤油灯现在点的是电灯。装修是中式风。店里最醒目的是这两块铜牌,以示他家小面的正宗。看起来,这个名店还挺有档次。发证单位是国务院国资委。心里还是很想知道重庆小面到底是什么,可小伙计被问住了。他说,重庆小面不是具体的一碗面,应该是一种面,而且是一种变化多端的面。这跟我们杭州人以为的“面”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杭州人会叫“阳春面”,那就是几乎不放什么只放葱花和酱油、油的素面。如果是“牛肉面”,那就是放了红烧牛肉的面。看我问东问西,里面负责烧菜的小伙子急了,问我是不是想盘店。好吧,我自己去找答案。店里有一块宣传牌,可是就是给我这种顾客准备的。墙上介绍了重庆小面的知识。原来,重庆小面真的是一类面,而千变万化的是他们的佐料。“佐料”是小面的灵魂。说的太有文化了。小面,原来还有狭义和广义。看来,现在所谓的重庆小面,是广义上的了。看收银台后面的面料品种,也就那么几样。但配菜可以自由点,这样一来,面的品种就多了。小伙子说,那个负责做手擀面的工作人员回老家过年去了,所以手擀面这一类的面就没有了。重庆人说,小面就是一种家常小食,路边摊上5元管饱,不过,这两年,小面被注册了商标,显得有些高档了。这不,价格也跟身价一样升了。我在这个菜单里找了找,点了番茄牛腩米线。被烧菜的小伙子笑了半天,他说:你问了半天的小面,最后却点了米线?餐牌就这么简单。好吧,我是看了这个重庆小面的介绍,才决定随着自己的心意点的。重庆小面不是具体的某种面,而是一种包容的、纵容的、随性的文化,是你想吃辣,就可劲地加油辣子。但如果你不想吃辣,你也可以随性地加其他佐料。所以,这家店里还会有各种小食,以及与重庆小面一样被推荐的兰溪手擀面、山西担担面……屋顶的四个字,从哪头开始念?虽然没有点“肖战同款”,但端上来的番茄牛腩米线确实入味,牛腩炖得酥酥的,番茄也熬出了汁。最让我开心的是,浇头里有干豌豆,经典的重庆小面浇头,一口咬下去,在舌尖裂开,又脆又松,别具风味。也明白,为什么重庆小面里,有一个品种叫“豌豆炸酱面”,而不是我们以为的“杂酱面”,因为确实是炸出来的。我在汤汁里找到了干豌豆。终于明白,“愚善治面”代表了一种工匠精神。把小面做大,就是一项大事业。离开“愚小面”,忍不住又回了一次头。看着店门口那左边的“兰溪手擀面”,右边“重庆小面”,我笑了,肖战捧红的,真不是这一碗重庆小面,而是重庆人那种浓烈的豁达,“重庆小面”,是面,也不是面,应该是一种文化。下次,再去尝尝其他的口味!我是郑霞,一个喜爱美食的媒体人。欢迎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zy/1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