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人,这些宝贝别丢了刚刚,有人去农村
“斗门水上婚嫁”展馆 惊现宝物! 他们是什么?木制的谷梆、秧桶、禾椙、戽斗、泥锹、水桶、捕鱼滑板,竹编的鱼篓、鱼罩、装餸盒箩、渔民篾帽,木制储衣箱、小藤箱……这些老物件、老农具你认得出来吗?知道怎么使用吗? 他们有什么用?南澳村村委委员冯卫全逐一进行了讲解。“这是禾椙,可以用来挑秧苗,也可以上山挑柴。”冯卫全拿起一根两头尖尖的木棍介绍说,两头尖是便于穿刺捆扎好柴草秧苗。而一旁的泥锹颇具“复古风”——锹柄和锹身都是由实木构成,只是在锹刃部位镶了小块的铁包边,大概是当年钢铁紧缺特殊时期的产物。 展馆中还有一件木器让人有些不明所以——长方形的木盒装有齐膝高的木柄提手,提手一侧的木盒用木板进行了封闭,另一侧是敞口的,让人搞不清到底什么用途。 “这也是秧盆,人坐在有盖子的这边,秧苗摆在敞口的一侧,伸手从身后盆里拿出秧苗来插在田里,一边后退一边插秧,不用一直弯着腰那么累。”冯卫全一边演示着一边解说各种老物件的用法,“这是谷梆,晒谷子时用来把谷子摊薄用的。”“这是鱼罩,在水里抓鱼用的。”“这是滑板,也是在海滩抓鱼用的。”“这是鱼篓,用来装鱼虾的。”…… 他们从何而来?据了解,这些老物件、老农具是7月中下旬在斗门区非保中心组织下,由区文化馆、白蕉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分赴白蕉镇南澳、大涌、银潭等十多个村居征集而来的,将作为南澳村“斗门水上婚嫁”展馆的“镇馆之宝”进行陈列展出。据悉,自去年展馆建成至今,已征集到几十件反映农家生活、耕作、捕捞的器具。 他们有何用?斗门区文化馆负责人表示: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许多旧时农用生产、生活工具都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现在的年轻人更是少有机会接触到。近半年来,区文化工作者一直坚持深入基层农村,四处收集这些老物件,不仅进一步完善、升级了白蕉镇南澳村“斗门水上婚嫁”展馆,丰富了展览内容,展现出本土农耕文化底蕴,同时也让各地游客更深层次地了解斗门农耕历史和民俗文化的发展。 快来跟小斗一起 看看这些宝物的真容 宝物一:捕鱼滑板搜索宝物二:禾椙搜索宝物三:戽斗搜索宝物四:木盆搜索宝物五:木制储衣箱搜索宝物六:藤篮搜索宝物七:瓦缸搜索宝物八:瓦罐搜索宝物九:网兜搜索宝物十:小藤箱搜索宝物一 宝物十一:小渔船搜索宝物十二:鱼篓搜索宝物十三:鱼罩搜索宝物十四:渔民篾帽搜索宝物十五:装餸盒箩搜索怎么样 你都认识吗 还有更多宝物 请移步展馆寻宝吧 来源:斗门文化 编辑:今日斗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zy/10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成都世纪城天堂洲际大饭店元享8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