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新竹村,村民在制作手工鱼丸。成俊峰摄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徐德荣见习记者唐曦通讯员陆意左手扶住半边草鱼,右手握刀在鱼尾处轻轻一剁,压住鱼脊柱骨再将刀斜侧一挑,左手飞快地将鱼骨抽出;再将鱼掉转一头,刀从鱼头与鱼身连接处轻划一个口子,反手将鱼皮剥离……剖鱼、剔骨、剥皮一气呵成,鱼肉、鱼骨、鱼皮分开后依然形状完整。这一手绝活,是极富特色衡阳年味美食“鱼丸”的基本工序,也是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新竹村吴大生的拿手本领。1月28日上午,记者慕名来到吴大生的鱼丸店探访这一衡阳年味。“鱼丸是我们衡阳的特产,是用去骨草鱼肉和面粉拌起来蒸熟的,酒席上都算‘硬菜’。小时候条件不好,逢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才吃得到,想下都尽是味!”今年64岁的吴大生做鱼丸已经20余年,他说,儿时的味道始终让他割舍不下。记者看到,衡阳鱼丸与一般的鱼丸不同,它并不是圆溜溜的“丸子”状,而呈纺锤形,两头尖中间粗,大约成人手掌长,活似一条白胖白胖的“面鱼儿”。些许葱姜碎末点缀其间,则是它闪亮的“鳞片”。别看这鱼丸外形憨实朴素,制作工序却颇为复杂。只见吴大生拿起刚刚剔骨去皮的净鱼肉,反复用清水漂洗、沥干,然后绞成肉泥,再拌上面粉、鸭蛋清、生猪板油、姜、葱、胡椒粉等配料,不断糅合摔打直至拌匀。“这摔打混合肉泥是最关键的一步,要下大力气反复摔打,让各种原料完全融合,也让面粉和鱼肉变得更加弹滑,口感好不好就看打得到不到位了。”吴大生一边示范一边向记者解释,衡阳人不说“做鱼丸”而说“打鱼丸”,就是由此而来。紧接着,吴大生要将和好的鱼肉面团捏成“面鱼儿”了。他左手抓出一大团面,并将手掌外侧边缘在清水碗里沾一下,右手拿一把溜光的菜刀,往左手的面团上左右刮,三两下一个“面鱼儿”就成型并自动落下。然后上蒸笼蒸近20分钟,热乎乎的鱼丸就出炉了。“来尝尝衡阳人的特色年味!”吴大生递过一个刚出锅的鱼丸给记者。咬下一口,满是鱼肉的清香,细腻软滑。鸭蛋清和猪油的味道完全糅合其中,怎一个香字了得!吴大生说着又捡起一个鱼丸,两手各捉一头尖角,将“鱼”的胖肚子对折起来。“呀!”记者忍不住惊叹,这“白胖子鱼”的韧性竟极好,随着吴大生手一松,它又弹了回去,一点断裂痕迹也没有,仿佛一条真的“活鱼”又舒展开。“什么是衡阳特色的年味?就是这个软弹劲!现在好多机器做的鱼丸,价钱便宜又好看,为什么别人不吃那个,要吃我做的手工鱼丸?这就是答案,我们从小吃的就是这个味!”吴大生告诉记者,2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手工制作鱼丸,就是为了留住儿时的味道。而这种味道,也成了许多在外地工作生活的衡阳游子的“乡愁”寄托。“今天就有公斤订单,我们凌晨2时就起来杀鱼,准备了一早上,待会就可以快递送到深圳。”吴大生这里的客户,除了四里八乡的街坊,还有一大半身在异地的衡阳人,大家都被他家鱼丸的“老味道”所迷住。“尤其快过年了,亲戚朋友聚在一起都念旧,想吃吃老味道,我从农历腊月初七开始加班做鱼丸,每天三四百公斤都不够卖!”吴大生看着络绎不绝上门的顾客颇有些自豪。记者粗略数了数,一个上午过去,就有十多位顾客赶来“抢购”。“汆汤、溜片、焖烧、下火锅都好吃!我女儿过年从外地回来,指定就要吃老吴家的鱼丸。鱼丸把鱼骨都剃干净了,小孩子都可以放心吃。我孙子3岁多,从小在外地长大,现在也爱极了这个味,年后我还要多给他们带点走!”来自衡南县车江镇的肖大叔一口气就订购了近20公斤。在衡阳人眼中,走得再远,鱼丸里裹满的,依然是家乡的味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yx/12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