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薯”是指单个薯块重量50~克,质地细腻,风味优良的小型食用甘薯。迷你薯只是用于商业化生产的特殊规格的薯块,一般生长速度快、口感细腻的食用甘薯品种都可以用来生产迷你薯。通常情况下,迷你薯生育期80~天,早期上市的薯块多呈两头尖的长纺锤形或细长条形,在韩国、日本称为“手指甘薯”。在杭州、上海等地超市,1袋克的迷你薯多达5~7块,售价为3~5元,为普通食用甘薯的2~3倍。迷你薯主要用于城市家庭食用消费,尤其受老年人及儿童喜欢。苏薯8号、红香蕉、宁紫薯1号等高产、高水分品种都可以用来进行迷你薯生产。苏薯8号、红香蕉栽后75~85天,宁紫薯1号栽后95天左右,鲜薯每亩产量达~千克,商品率达70%左右,这些品种薯块在8~9月较为干面,苏薯8号、红香蕉蒸煮食用时口感细腻,面中带沙性,风味优;宁紫薯1号口感细腻,较面较黏质,风味较正常收获期更好,而且作为紫心迷你薯,特点明显,竞争力强,只是迷你薯生产是一种薯苗“高消耗”模式,紫心品种种薯紧张,苗价较高,宁紫薯1号为0.2~0.5元/株,苏薯8号用脱毒种苗,价格为0.15~0.2元/株(脱毒后薯块整齐,表皮光滑,商品性提高),红香蕉则在江苏还没有普遍种植,种苗受到一定的限制,生产成本较高。随着种苗供应规模扩大,苗价下降,使用这些品种生产迷你薯,不仅品质上可以与浙系产品相当,而且将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迷你薯栽培在适宜种植的土壤条件、育苗、整地和生产的田间管理上,迷你薯栽培与常规食用甘薯栽培方法基本一致,不同点在于栽苗方法、收获期和运输贮藏方面。此外,在施肥量上略低于常规栽培;如果需要提早上市,则应在育苗上进行加温催苗,大田进行地膜覆盖。(1)育苗早熟品种宜采用大棚+小拱棚+地膜3层保温育苗的方法。一般在3月10日前后排种,有条件可以在苗床下填埋秸秆、有机肥或采用地热线加温。采用电加温的排种时间可提前到春节前,起初15天夜间用25~29℃催芽,出苗后夜间用15℃保苗。(2)整垄、施肥及打药与普通甘薯栽培类似,由于迷你薯生长期较短,产量较低,肥料用量可略低于常规栽培。不建议使用有机肥,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节省劳力及机械运力,从而降低成本;二是有机肥常会导致蛴螬等地下害虫孳生、聚集,降低商品薯率,加大防治成本;三是迷你薯生长期较短,有机肥肥效缓慢,而且以氮肥为主,对当季薯类作物作用没有对其他作物明显。整垄规格可以与常规栽培相当或小于常规栽培,一般为80厘米垄宽,30~35厘米垄高,黏土、水稻田垄高可整得高一点,沙土、岗坡地可矮一点。(3)栽插夜间最低气温稳定在9~10℃,薯苗长度达20~23厘米时,可剪苗栽插于大田。江苏中南部最早4月中旬可以栽插,由于前期气温较低(4月中旬~5月上旬),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栽插时,将4个节位水平插或斜插入土中,干旱时将两叶一心露出地面,其余叶片埋入土中,以利薯苗成活和结薯分散均匀,提高结薯个数和产量。每亩栽插株,株距20厘米。为了尽可能早上市,迷你薯也采用直插法,结薯少而早。(4)收获甘薯没有明显的成熟期,确定收获时间要通过田间取样,连续挖10株,测定产量和商品薯率,当商品率达到65%~70%时即可收获。心香在栽种后90~95天可以收获,最早收获期在7月下旬。各地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来确定收获期。最迟在降霜之前收完。收获时要轻挖、轻装、轻运、轻卸,防止薯皮和薯块碰伤,收获后按品种分开存放。收获过程中若气温达到32℃,甘薯则应在2小时之内“送进屋内,以免表皮灼伤,影响外观和耐贮性。(5)运输、贮存使用塑料周转箱运送仓库。短途运输要防止日晒、雨淋,长途运输要防冻保温或降温。甘薯最适贮藏温度为10~15℃,相对湿度为85%~90%。外形“迷你”的农产品现已成为时尚。市场意识较强的浙江甘薯专家开发了这种特殊的甘薯商品,迎合了现代人追求新奇和口味品质的食用习惯和喜好,同时通过优质优价,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临近江西、安徽的浙江西部地区,迷你薯生产形成了一定规模,据介绍,目前向杭州、上海等市的日供应量为10~15吨,主要有红宝宝、天目香薯等品牌。迷你薯亩产量一般为~千克,有的生产者利用地膜覆盖生产迷你薯,最早在6月下旬就能上市,亩产量仅为千克,由于早期价格每千克达10元以上,生产者栽1季每亩收益可达2元。一般一年可栽2季。但后期在市场普通食用优质甘薯的竞争中,迷你薯市场销售价格在6元/千克左右,对于一般的迷你薯生产者来说,批发价平均为4元/千克左右,亩产值为元左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gx/13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