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在南雄主田镇山区的高峰村和密合村,我们发现了面积约17亩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莼菜。此前在广东,它只发现分布于乳源南岭有约50株。经过考察国内其他知名莼菜产地后我认为,在南雄发现的野生莼菜群落规模为全国最大。”广东省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科技术员钟平生今天向广州日报记者披露了他的重大发现。

6月8日上午,广州日报记者在钟平生的带领下,冒雨朝着重山环绕的南雄主田镇深山进发。山路弯弯绕绕、重重叠叠,一路不时可见连日暴雨所造成的痕迹。越往山中走,人迹愈加罕见。在一处杂草丛生、仅有一条阡陌小路可通的半山池塘中,一片“睡莲”状的植物在水面随着风雨轻轻摇晃。

记者俯下身来仔细观察发现,一片片椭圆形的“成年”叶片如呈铜钱型布满水面,其根茎在水中延展,错综复杂。而在水中载沉载浮的嫩叶两头尖尖,中间向内蜷缩,全身还包裹着一层晶莹剔透、软嫩Q滑的果浆状胶质。这便是被中国古代文人誉为“江南水八仙”中最为爽滑可口的野生莼菜。

“这个池塘远离人烟,地处高海拔山区,周围没有工业污染,水质已基本达到了国家一类水质标准。”钟平生告诉记者,平原地区一般的河湖水塘很难养活它,因为莼菜性纯不耐污染,必须得长在水质达到国家一类、二类标准的天然水体中。

虽然人工栽种的莼菜是江南名闻遐迩的特产名菜,但野生的莼菜却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植物。莼菜早在先秦时就已经是知名蔬菜,古人发现它经常长在极洁净的水中,所以称“其性纯而易生”而得名“莼”。

据钟平生介绍,早在年,他在南雄当地进行植物调查时就在青嶂山的“天池”中发现了这种珍贵的植物。此后,他在日常工作中陆续在高峰村和密合村发现了这种珍贵植物的身影。“有一次是在一个小山村的一口池塘里发现了野生莼菜。村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以为只是野生水草,还把它捞起来用于喂猪,甚至将它丢弃。”

他经过调查发现,南雄市主田镇山区的高峰村和密合村分布着数量稀少、面积约17亩的野生莼菜。广东此前只在乳源南岭发现了50株、野生资源数量在国内排第三位的野生莼菜。目前,钟平生正在着手进行莼菜的人工培育繁殖工作。

为了抢救性保护这片绿色宝库,为南雄市未来对此重要战略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打基础,南雄市农业农村局种子站经调查研究,初步规划出24.2公顷(亩)的土地以建立莼菜种质资源保护区。

据了解,按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区划要求,南雄正计划将野生莼菜生长地川井、山塘坑、黄塘区划为核心区,相关池塘周边集雨区内的亩山林及水田区划为外围保护区,规划范围涉及主田镇高峰村、窑合村。

钟平生说,莼菜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国家重要的蔬菜战略资源。目前,我国已在杭州西湖、四川马湖、湖北恩施建立了三个莼菜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保护和开发。

“我希望通过设立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抢救性保护后,下一步通过人工培植扩大其种群,使其在南雄山区达到亩的种植面积,从而进一步进行产业化的开发。”钟平生说,“随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区很多村庄都已经出现空心化的趋势。我希望通过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参与高产值、高附加值的莼菜种植,让这一个个古老的村庄重新‘活’起来。”

近年来,南雄市立足北部生态发展区功能定位,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取得较好的成效,进一步筑牢了绿色生态屏障。

“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莼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这也证明了我市的生态环境十分优良。”该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南雄将加大对野生莼菜的保护力度,同时探索开发莼菜的培育、种植、销售,“莼菜是珍贵的水生蔬菜,其应用价值集中于医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发展前景良好。”

当前,南雄市正在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规模化发展莼菜产业,既是该市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动南雄高质量发展新的有效途径。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卜瑜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卜瑜通讯员:董子龙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蔡冬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gx/1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