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欢口镇农村稻田里,每到傍晚灯光点点,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专业 http://m.39.net/pf/bdfyy/ 图文:张克龙 我的家乡在苏鲁交界处,离微山湖很近,这里地势低洼,常年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 说起种植水稻,不得不说插秧,每到麦收过后,家家户户都要栽插水稻,下到水田中最令人害怕的就是蚂蝗吸人了,蚂蝗老家人也叫蚂鳖,两头尖尖,在水中如游龙般摇摆前行,专门叮吸在人的腿上,刚叮吸时你感觉不到疼痛。 据说它能分泌一种止疼素,待到你感觉到疼痛时,它已经吸足喝饱你的血了,你发现后不能用手拽,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用手掌猛打,它就会收缩吸盘,你越拽它越吸的紧,更奇怪的是你腿上若流了血,其它的蚂蝗也会闻血而来,让你不得安生,所以人们很讨厌它。 真是风水轮流转,这害人的东西,如今却也成了抢手货,每天早上有人去村里收蚂蝗,捡净杂草,用毛巾揉干了的蚂蟥,收购价大个的每斤一百多元,小个子的也叫绿皮,每斤七八十元。 特别是那种又长又细,专门吸人的黑皮蚂蝗更是奇贵,按条不按斤,去年刚开始抓时每条一元多,最低时还五六毛呐,咱村范家二兄弟是出了名的抓蚂蝗能手,最多时每天能卖一千多块呐。 经济效益带来劳动积极性,有的村民以此为营生,天天抓,天天卖,年收入可观,甚至比种几亩地收入还多。 怎么抓呢?晚上抓,白天它游得快或者扎到泥里,不好抓。晚上去稻田,或者沟渠边,穿上长衣和雨靴,头上戴个大功率矿工灯,黑漆漆的水面有经矿灯一照,那水中的蚂蝗就会出现反光,一抓一个准。 俺村的抓蚂蝗能手范孝军想换辆新的电瓶车到外村去抓蚂蝗,俩口子连续抓了三天蚂蝗,挣来一千多块,换了辆崭新的电动车,电力足,跑的远,再也不怕半路没电推车了。 你看这新车来的,绝对想不到,这才叫各人有各人的高招,只要人勤快,肯出力,没有挣不到的钱,过不好的日子。 不过话分两头说,抓蚂蝗也真是个苦差事,一晚上总低着头,时间长了,腰酸背疼,特别是两脚常穿水靴,捂的脚趾缝里溃疡,俗称烂脚丫子,那叫一个痒啊。 这种蚂蝗就是按个卖的,据说它的药用价值很高,身体细长而硬,在水中游的很快,想捉住它也不容易,得借助网兜才行。 他们说,种过大蒜的田块,如果遇到大雨,田间积水时这种蚂蝗最多,他们只要有大雨天就会骑车到很远的金乡、顺河一带去抓。 在农村想挣钱,不出力、不流汗那是求不来财富的。 每年的五一节过后,就陆续开始抓蚂蝗,装备简单,一双水靴,一个矿灯,一身长衣长裤,手持竹杆网兜,天不黑就要早早出发,去抓个头水,收获颇丰。抓蚂蝗腿脚要快,眼神得好,岁数得年轻,上了年纪花眼的人自然就抓的少了。 每逢稻田灌水或阴雨连绵时,田间有了新水,蚂蝗就出来觅食,这时去抓就能抓的多。 抓蚂蝗一般要结伴而行,夜晚的野外黑灯瞎火,两人在一起也有照应,夫妻档那就更好了。 记得去年的夏天,村东头的大婶子一个人去抓蚂蝗,正抓在兴头上,忽然看见水沟边上有一个黑乎乎的像是个人在水中飘着,也就是她胆大,走近仔细一瞧,真还是个人头扎在水里,就急忙大声呼叫,邻近的人都连忙跑过来,灯光下人们七手八脚地把人捞了上来,竟早已没有了生命迹像。 原来是临村的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年人下笼子(捕鳝鱼的工具)由于犯病不慎落水而亡。自从出了这事以后,一个人出门抓蚂蝗的就很少了。 蚂蝗怪不得它那么值钱,在医学上的作用还真不小,它的学名是水蛭,药用成分是水蛭素等,功效活血化瘀,通经消积,主治脑血栓、半身不遂等病症,最大好处是它的成药基本没有副作用。 收购蚂蝗不仅收购鲜活的,还有收购晒干的成品,晒干的方法很巧妙,把抓的蚂蝗放盘中用香烟丝一撒一拌,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失去活性,用钢丝或钱串起来放到日光下晾晒就行了,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每年的夏天我都会把蚂蝗收购的热闹场面拍些照片写写文章发到《愚伯的自留地》上,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也在网络上风光一回,可是今年我远在新疆打工,虽不能亲自拍摄,好在邻居张海燕帮我传来照片,并介绍了今年抓蚂蝗的情况,她说今年又多出了几个捉蚂蝗大户如郑改革、张世清、陈胜利等,最多一次能卖五六百块,我深为家乡父老的辛劳和收获而感动。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父老乡亲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来改变着家乡面貌,不由得赞叹道: 水田沟边野池塘 夏季傍晚闪灯光 躬身聚神水中寻 捉来水蛭袋里藏 脚下踏平坎坷路 浑身不怕蚊叮痒 为了生活更美好 任凭风雨浸胸膛 愚伯的自留地您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最大动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ngtoujiana.com/dtjjg/5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读神农本草经乌贼鱼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